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936篇
航天技术   102篇
综合类   189篇
航天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41.
涡轮集气腔流动特性研究及流阻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航空发动机涡轮集气腔的流动特性,对4个主进气口、双排125个出流孔的涡轮集气腔出口流量分配规律和流阻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进出口压比、集气腔腔室高度等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对主进气口的出流孔流量最大,而紧邻其两侧的周向出流孔流量明显减小。随着出流孔周向位置远离主进气口,出流孔流量迅速恢复并基本维持一个定值。但是位于每2个主进气口间1/2周向夹角位置,会出现最小的出流流量。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周向上局部出流孔出现了极大和极小出流流量,但其仅为进口总流量的9.34%和3.29%。在本文实验参数范围内,随着进出口压比、集气腔高度的增加,通过集气腔的空气流量均变大,但并没有改变周向出流孔的流量分配规律。两者相比,集气腔高度带来的影响明显微弱。最终本文拟合得到了流阻损失系数同集气腔几何参数、进/出口气动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开发的一维空气系统集气腔元件中,为后续空气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2.
高超声速组合发动机预冷器抗结霜涂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高超声速组合发动机预冷器表面的结霜问题,开展了超低温冷却表面涂层技术及其抗结霜性能的研究。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凝性气体混入、高速气流剪切对结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Zn O超疏水表面,可以延迟表面霜晶的形成长达7min,结霜量减少了一半。与单独加风速和单独加入甲醇的外加环境相比,外加流动剪切和甲醇的组合最能够抑制表面结霜,超疏水表面可在10min内不发生水珠的冻结。在-150℃,超疏水表面霜晶的形核率低,仍具有一定抑制结霜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3.
《航天器工程》2017,(1):50-57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通常由多个具备不同功能的密封舱通过在轨组装形成,并由其中的单个密封舱利用舱间换气对组合体空气环境进行集中控制。文章建立了一种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模型,对五舱载人航天器组合体组装建造过程中各密封舱氧分压和空气总压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受舱间换气量、密封舱数量、航天员驻留位置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组合体氧分压和空气总压变化趋势与单个密封舱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密封舱数量的增加,离氧分压主控舱输运距离越远的密封舱,氧分压的波动范围越窄,且所能达到的氧分压上限也越低;同时,组合体空气总压的波动范围也越窄。随着舱间换气量的增大,各密封舱氧分压的差异逐渐缩小,组合体的空气总压波动范围增大。五舱组合体的氧分压和空气总压变化范围及波动周期,明显小于与它总容积相同的单个密封舱,这种差异随着舱间换气量的增大而减小。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载人航天器组合体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944.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冷气掺混对高压涡轮气动性能和叶栅通道内部二次流动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气流量增加,冷却高压涡轮导叶和转子型面总载荷降低,导叶进、出口马赫数均减小,转子出口相对马赫数在径向0~0.55区域增大而在径向0.55~1.0区域减小.导叶进、出口气流角受冷气流量的变化影响较小.冷气流量由压气机进口流量的4.83%增加至14.49%,转子进口相对气流角在径向0.05~0.95区域增大而出口相对气流角在径向0.6~1.0区域减小,导叶绝热壁面冷却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而转子绝热壁面冷却效率提高了19.33%.轮毂和机匣封严气呈束状进入转子叶栅通道且腔内封严气流动受旋转轮盘抽吸效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45.
本文依据热力学原理,对管内空气流动传热过程,进行热力学性能分析,提出热力学能量特性准则方程。该方程依据流动和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有用能损失概念,将传热性能和流动性能定量系统地结合,分析空气管流的热力学能量性能。在着重壁面等热流流动工况分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壁面等温度流动工况的分析及比较。文中以圆管道内空气湍流流动的能量特性分析为例,探讨能量特性的特点,各工况参数的影响及管流过程的最佳工况参数。  相似文献   
946.
加力燃烧室用锯齿冠状混合器混合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计算,研究了加力燃烧室中三种不同型式的锯齿冠状混合器及环形混合器的掺混性能.结果表明:①锯齿冠状混合器下游形成了流向涡阵列,锯齿布置和倾角对其尺度和强度有较大的影响;②相邻锯齿交错布置的锯齿冠混合器的强化掺混效果最为显著且流动损失相对较低,总压恢复系数相对环形混合器降低在0.2%以内...  相似文献   
947.
以某型飞机空气配平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空气导管结构布置、工作条件、材料物性等基础上,基于梁单元应力计算软件CAEPIPE对导管系统应力和位移分布进行仿真,并据此进行补偿设计与优化.同时,对于支撑部件等应力集中区采用MD NASTRAN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三维应力校核,获得关键部位的三维应力分布云图.该研究工作对于我国飞机空气导管系统的设计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8.
蒸发制冷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典型的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工作原理及国外的技术现状,对国外现役直升机采用的蒸发循环制冷系统与空气循环制冷系统进行性能对比,并对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49.
激波管高温空气绝对辐射功率实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波管加热技术,得到1000K~3000K温度范围内的高温空气,利用宽波段能量计、光电探测器以及滤波片等设备,测量出高温空气在0.3μm~9μm宽波段范围内绝对辐射功率,以及中心波长在4.26μm、5.23μm、8.32μm处、单位波长的绝对辐射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1000K~2000K温度范围内,高温空气宽波段的辐射功率约为60 W/cm~3·MP,且辐射主要集中在21μm~8μm波段范围内;当温度高于2000K以上,辐射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大较快,且辐射向紫外、可见方向移动;在3000K时,高温空气在0.3μm~9μm宽波段范围内的辐射功率约为150W/(cm~3·MP).  相似文献   
950.
数值模拟了三种不同掺混孔面积对二元模型驻涡燃烧室试验器流量分配的影响,并在进口马赫数约为0.3、进口温度约为540 K工况条件下,分别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总压损失、贫熄边界和燃烧效率.研究表明:掺混孔面积对流量分配影响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掺混孔面积较大的驻涡燃烧室试验器的燃烧性能优于其余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