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57篇 |
免费 | 814篇 |
国内免费 | 38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724篇 |
航天技术 | 420篇 |
综合类 | 391篇 |
航天 | 7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01篇 |
2018年 | 69篇 |
2017年 | 109篇 |
2016年 | 118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40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42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49篇 |
2004年 | 143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39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100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81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43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火箭发射时其燃烧尾焰的冲击干扰效应对发射稳定性和发射架、导流槽等地面设施有重要影响。文章采用压力隐式算子分裂算法,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氢氧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燃烧过程与尾焰流场进行了一体化数值计算,得到了火箭发射后尾焰与地面撞击产生的冲击流场。结果表明:尾焰流场计算模型、方法与结果合理;尾焰冲击干扰效应会大幅度提高地面附近的压力和温度;火箭尾焰撞击地面后,高温区出现在离地面一定距离的高温层内,此时地面附近为低速区;尾焰对其正下面的地面区域产生冲击最大,主要干扰区域集中于半径为15 m的圆形区域。 相似文献
112.
113.
为了获得脉冲爆震发动机的飞行性能参数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在应用最小G ibbs自由能理论建立求解爆震燃烧的平衡成分及其浓度、平衡参数的基本关系式,据此对爆震波特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进气道和尾喷管建立了一定飞行状态下的多管自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理论性能计算模型,对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性能随飞行高度、速度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的状态下,脉冲爆震发动机性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同时模型也考虑了加入尾喷管对性能的影响,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性能分析与理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侧向喷流对高超声速拦截弹喷流直接力控制性能的影响,发展了在有限体积离散方法框架下的三维非定常N—S方程,采用LU—SSOR隐式时间推进格式和残值项空间迎风型格式求解技术,对大气层内高超声速拦截弹多个姿态控制喷流发动机同时工作时的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给出了自由流与侧喷流、侧喷流与侧喷流之间复杂干扰流场结构图(等压云图、等马赫云图)以及喷流附近的压强分布,其结果与单一侧向喷流流场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喷流前的压强场基本不受后喷流的影响,处于前喷流尾流区后的喷流的干扰效率将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5.
116.
基于N-S方程的尾迹面法翼型气动阻力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计算翼型阻力改进的方法——尾迹面法及尾迹面积分的位置和相应的积分技术.在亚跨声速时分别采用了表面积分和尾迹积分求得给定翼型RAE2822的阻力.结果显示,2种方法具有相同的结果,表明尾迹面积分方法是有效的,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尾迹面法中,尾迹面位置应处于离后缘相对弦长距离0.6~1.0之间.尾迹面积分方法中积分结果不依赖于物体的详细几何外形,可以预计对曲率变化大的三维复杂外形,该方法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120.
低速高湍流度90°弯管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曲率对弯曲管道流动的影响 ,给出了曲率修正的双层 k-ε湍流模型 ,并数值模拟了非均匀来流低速高湍流度 90°弯管内流动。文中比较了曲率修正双层 k- 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 ,以及双层 k- ε湍流模型和逆压力梯度修正双层 k- 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通过比较 ,发现经过曲率修正后的双层 k- ε湍流模型更好地模拟了非均匀来流低速高湍流度 90°弯管内流动。同时比较了壁面参数的插值方法 ,发现在弯曲管道流动模拟中对壁面参数进行一阶插值比零阶插值能更好地模拟真实流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