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航空   130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讨论了燃气信号横向力控制技术,说明了这种控制技术对于大力提高空射导弹机动过载的先进性和重要性以及该技术在两种空射型战术导弹上的应用情况;这两种导弹,一个是ERYX近程反坦克导弹,另一个是阿斯特15/30型面空导弹。教重围绕后一种导弹,即法、意联合研制、面向21世纪的中低空、中近程、大机动过载、反导型面空导弹,探讨了燃气横向喷气引起的一系列空气动力学技术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依照本地文耦和下游交耦标准对它们进行了分类。最后,以相当篇幅对开发与燃气横向喷气力控制相匹配的阿斯特导弹的气功外形所要求的试验性和理论性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22.
5月18日,第六届航天控制技术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对空天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和交流。本届论坛以空天控制技术展望为主题,围绕空天技术的发展动态,共同探讨在空天飞行控制系统方面存在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分析和展望未来空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推动和牵引空天领域及控制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3.
现代数控机床综合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测量与检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将朝着高速化、精密化、复合化、柔性化、极端化等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224.
225.
2007年10月25日,我院组队参加了由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07年湖南省电气控制技术职业技能竞赛”。我院选手在与32家单位(含企业)的200多名选手同场竞技中发挥出色,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及两个单项第一名、四个单项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李广兵、罗文、彭小平老师获“湖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及“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226.
《宇航学报》2009,30(2)
为了响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对国内科技期刊未来集群化发展的宏观要求,2009年2月24日,中国宇航学会组织召开了2009年中国航天领域学术期刊的第一次联合研讨筹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宇航学报》、《航天器环境工程》、《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相似文献   
227.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民航使用的各类现代化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都使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这些设备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接口(如RS232、RS442、RS485等)连接计算机。这样操作者就可以利用相应的系统管理软件,轻松实现对设备的操作控制及维护,使得操作维护更为简便、快捷和准确。  相似文献   
228.
李杰  武政 《中国航天》2013,(7):29-36
一个举世瞩目的国家级大型航天工程,一个技术和管理创新平台,从1992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神舟飞船研制队伍,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舞台上,瞄准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前沿,面对载人航天领域高技术难度、高可靠要求、高质量保证、批生产研制的挑战,以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  相似文献   
229.
230.
为研究某型航空发动机叶片定寿试验台的压力和加载力的稳定性,通过仿真的方式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用MATLAB/SimHydraulics软件建立了液压试验台模型;其次,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当前端管路分别为直管和弯管时对系统压力脉动和载荷稳定性不同的影响;最后,改变弯管的弯曲度逐步进行仿真。通过研究发现,弯管环境下的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台能更好的降低压力脉动,提高载荷稳定性。大弯曲度的弯管可以有效提高试验台载荷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系统压力。此研究为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与生产提供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可以确定更加准确的叶片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