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524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94篇
航天   27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电容式感测是一种低功耗、低成本且高分辨率的非接触式感测技术,适用于接近检测、手势识别和远程液位感测等。采用FDC2214电容式传感技术检测触控按键,有效去除干扰。将检测值通过IIC总线传送给MSP430单片机,使用自适应算法处理数据以确定某个物体是否在目标感应区域内,最远感应距离可达30cm。在工厂应用中可用厚玻璃窗实现对恶劣环境的隔离,人机交互时无需进入高温、灰尘、油渍等恶劣环境就可实现操控,保证了安全性并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602.
研究了发动机测振截面选择的建模方法和优化算法。确定测振截面选择思路,建立转子-支承-机匣整机模型,计算正常和故障条件下转子动力学特性,并依据总体方案规定的传感器数目,确定测振物理量较大的转子截面或支承位置,完成振动传感器布置方案的初步确定。进一步提出测振方案优化方法,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实测信号的信噪比和信息冗余性,确定各测点振动数据有效信息量,判定测振方案是否合理,并选择机载测点。以某型发动机为例,设计监测点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机载测点与该型发动机实际机载传感器测点位置相同,验证了测振方案的建立方法、优化方法和机载传感器选择方法正确可靠。单元敏感度越高,反映转子振动越明显。振动相似度越低,反映发动机整机振动特性越全面。研究结果为航空发动机测振截面布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03.
测角精度是光电跟踪系统计量确认中最重要的技术指标,通常是以校准塔和方位标为基准进行单项误差标定的,其过程繁琐、周期长。为了提高测量及校准精度,缩短确认周期,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应用星体标定技术开展光电跟踪系统计量确认的原理、方法、程序;讨论分析了误差来源、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604.
国外三坐标测量机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CMM的测头发展、软件技术方面对目前国外三坐标测量机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05.
用点壁压信息洞壁干扰修正方法,计及洞壁阻塞干扰轴向迁移加速度效应,对两组大阻塞度模型测压试验作了检验修正,并与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壁压信息方法作了对比,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法修正准确,简便且普遍适用。  相似文献   
606.
介绍在半钢性薄壁件壁厚测量中自制的一种测具,用来检测一种不等厚圆锥盘厚度小于5mm,检验结果达到零件所要求的条件。  相似文献   
607.
提出了基于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SLDV)技术的薄壁机匣模态测试方法,实现了薄壁机匣的三维全场振动测试。基于LDV(laser Doppler vibrometry)测试原理,建立了机匣结构分片三维激光测量方法和拼接技术,实现了三维激光测试数据的处理,准确识别出了机匣的各阶模态参数,并与传统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测试结果的模态振型NCO(normalized cross orthogonality)值均在0.9左右,频差较小,验证了薄壁机匣扫描式激光多普勒三维全场测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08.
磁轴承采用位移自检测技术能够减少磁轴承体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核函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预测模型的磁轴承自检测技术。介绍了轴向主动磁轴承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了其悬浮力的数学模型;在混合核函数LSSVM回归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线圈电流与转子位移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并优化了LSSVM参数,实现了无位移传感器控制。构建了轴向主动磁轴承系统自检测仿真模型,针对所提自检测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转子轴向位移。进一步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轴向位移自检测性能,实现了轴向主动磁轴承无位移传感器下稳定悬浮运行。  相似文献   
609.
高速飞行器翼舵缝隙激波风洞精细测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飞行器的气动控制翼舵面,为了转动灵活,在弹体和翼舵面之间存在缝隙。缝隙的存在会导致高速热气流进入,在舵轴根部产生强分离再附区域,形成高热、高压、高剪切严酷热环境,对飞行器的热防护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影响翼舵缝隙流动的因素十分复杂,缝隙内热环境的准确预测非常困难。目前传统的激波风洞缝隙测热试验受限于薄膜热流传感器2mm直径,只能在分离再附区布置有限测点,无法捕捉到热流峰值,导致计算与试验存在较大偏差。本文根据缝隙分离再附区热环境特点,针对精细测量的可行性,从传感器选取、测点布置方案、测量及数据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分布式热电偶精细测量方法,实现了采用点测热达到面测热的效果。针对简化的圆柱弹身加舵面的模型,完成翼舵缝隙精细测热试验,获得了翼舵干扰区峰值热流。试验研究了不同缝隙高度、舵偏角、迎角对翼舵干扰区热环境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翼舵缝隙对弹身干扰主要集中在舵轴干扰区。舵轴干扰区热环境随着缝隙高度的增加而增强,随着舵偏角和迎角的增大而增大。同时,试验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两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10.
针对船舶、航空、轨道交通、核电等行业的大型零件加工需求,研制了大型数控龙门桥式加工中心,3个移动轴行程为3m×5m×0.8m,可实现O.02mm的镗铣加工精度.通过对加工中心若干技术研究集成,使之具备以下重大特点:(1)研究伺服电机解耦控制方法及双驱动同步技术,保证横梁在两侧桥式立柱导轨上的精确同步纵向移动;(2)通过旋转螺母丝杠结构分别独立驱动双主轴头在横梁上的横向移动,实现双主轴独立加工;(3)利用双回转摆动铣头附件及控制系统集成,实现大型零件的五轴数控加工.所研制的加工中心具有工作台承重大、加工效率高、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已成功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