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246篇
航天技术   71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17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根据"动中通"卫星移动通信中极化角计算的情况,分析了极化角的产生机理,并详细推导了其计算公式.在"动中通"系统实际应用中,由于载体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极化角随之改变.本文进一步推导了极化角的补偿算法,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且已经在"动中通"系统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22.
方向余弦,方向数与捷联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有关加速度、角速度测量轴在捷联组合坐标系的表达方式是方向余弦,方向数,还是安装误差的问题。以及有关数学模型,测试编排,自检(使用)等问题,最后确认,应该用传统的方向余弦、方向数来取代目前的“安装误差”一说,从而给捷联组合在设计,机械加工,生产调试,以及使用方面赋予了新的含义,并理顺了有关捷联组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323.
DSP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价格低等特点,而惯性技术要求信号处理具有响应时间快,运算精度高,可靠性好,DSP非常适合于在惯性技术中应用,作者介绍了DSP的特点,设计方法,DSP在捷联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世界DSP厂商和产品等内容。  相似文献   
324.
捷联惯测装置的两个主要关键技术是:敏感元件具有低漂移特性;信号处理电路具有高准确度、快速性和实时性的特性。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压频转换(V/F)信号处理电路实现信号的高准确度采集和转换。并在实际使用中证明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25.
弹道导弹制导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制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综述了国外目前提高导弹和火箭制导精度的一些方法以及一些新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制导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提高制导精度的几种复合制导方法。  相似文献   
326.
针对惯组长期贮存过程中陀螺和加速度计零偏漂移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利 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辅助捷联惯导的在线标定方案。给出了包括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安装 误差角和惯组安装误差角的航位推算误差方程。基于航位推算误差方程建立了闭环卡尔 曼滤波器,对惯组零偏误差、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安装误差角和惯组方位安装误差角进行 在线标定。仿真结果表明,加速后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安装误差角和惯组方位安装误差角 得到估计;方位角改变后惯组零偏误差也得到估计。该方法允许跑车前不用综合标定, 直接装订前一次的安装角参数,缩短了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327.
为了提高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精度,减少对准时间,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实时再处理技术的初始对准方法。在导航计算机存储容量足够大并且计算能力足够强的条件下,通过两路独立的导航解算,一路用作实时的对准导航,另一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再次处理,提高了采样数据的利用率。与传统对准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同等的精度,或者在相同的对准时间内取得更高的对准精度。计算机仿真以及车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初始对准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惯导系统短时间高精度初始对准。  相似文献   
328.
捷联惯性导航积分算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29.
在某导弹的飞行试验中,单元测试数据稳定性合格的惯性组合,在综合测试中表现不稳定,这是长期困扰设计和试验人员的一个问题,以致人们对系统综合测试方法正确与否产生动摇和怀疑,本文结合大量试验数据,从组合一次通电稳定性分析入手,揭示了一次通过稳定性是造成两者测试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