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篇
  免费   627篇
  国内免费   490篇
航空   2293篇
航天技术   438篇
综合类   349篇
航天   578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渐近均匀化方法是一种便于同时求解复合材料细观与宏观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均匀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层合结构的均匀化基元,建立相应有有限元方法,对层合板进行损伤刚度分析。与其它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比较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直观方便的优点。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固体发动机壳体材料APMOC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刚度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2.
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用人工脱粘层的研制过程,通过试验筛选了三种制作工艺,并采取技术措施完善了二次成型一次硫化工艺,生产状况和发动机试车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
深度节流补燃循环发动机系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燃循环发动机深度节流过程中,系统参数大范围变化,低工况时喷注器压降和供应系统节流元件压降较低,容易出现推进剂供应系统与热力组件耦合的不稳定问题。针对10∶1深度节流富氧补燃循环发动机,通过Nyquist稳定性分析方法,对发动机全工况范围内泵后供应系统和燃气系统耦合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富氧补燃循环发动机燃料供应路与燃气路形成的闭环系统在低工况时,稳定裕度较低,改善燃气发生器喷雾燃烧效果以缩短时滞、增加燃气停留时间、在靠近燃气发生器位置增加供应系统压降能提高系统稳定裕度。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决结构型吸波材料的分析和设计中所遇到的反射系数计算问题,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导出了电磁波以任意角入射时多层雷达吸波材料(RAM)涂层的反射系数公式,此法简单易行,为结构型吸波材料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同时给出了计算曲线的例子,通过实例计算分析了电磁波的入射角,极化状态等对反射特性和隐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米氏电磁散射理论出发,计算了含液滴介质的辐射特性。考察了中向同性散射能量传递份额的再分配,导出了吸收、发射、各几同性散射介质的辐射传递系数。计算了空间辐射散热器液滴层瞬态辐射换热,经与文献[4,5]的比较表明,本文所导出的辐射传递系数计算方法正确,精度高。用计算机辅助实验,分析液滴发生器产生粒子的大小、粒径分布对瞬态辐射换热的影响,可减少空间辐射散热器设计过程中的实验次数。  相似文献   
26.
27.
吕蓉  曹志刚 《宇航学报》2005,26(6):682-686,742
为提高卫星ATM(异步传递方式)网络星上缓存资源的利用率,针对利用上层协议重传的非实时数据业务,采用跨层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缓存管理优化方案—错误信元尾丢弃(ECTD)。它把信道误码引起的错误信元及后续的属于同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无效信元丢弃。以早分组丢弃为基础,进一步建立了采用ECTD和不采用ECTD的分析有效吞吐量的数学模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ECTD具有优化缓存管理、提高有效吞吐量的作用,而且信元错误率和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越大,ECTD对有效吞吐量的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高强钛合金Ti-10V-2Fe-3Al在不同温度下的微动损伤和疲劳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对微动损伤十分敏感,常温疲劳强度下降达50%。微动损伤的主要机制是疲劳脱层,这是由作用在材料次表层的交变切应力引起的,它将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早期断裂。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可根据接触应力分析得到解释。在较高试验温度下,由于接触面形成的氧化层的保护作用,微动损伤程度减弱。  相似文献   
29.
为保证直升机结构安全可靠、经济、易维护,疲劳强度工作应贯穿整个设计研制和使用过程.在直升机研制过程中,结构疲劳强度工作分为结构细节设计的疲劳设计阶段,初步疲劳和损伤容限评估和最终疲劳和损伤容限评估,三个阶段.本文对各阶段疲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以及飞行谱的编制和飞行载荷谱的计算等疲劳关键问题进行了简略的评述.为我国直升机结构疲劳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通过应变等效假设在本文提出的具有过应力特征的统一粘塑性本构模型[5]中引入了描述材料损伤的内变量。并且给出了一个基于组合功密度概念的新的损伤模型。同以往的唯象模型相比,该损伤模型具有较明确的细观物理意义,能反映应变率和应力状态对损伤演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