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78篇
航空   316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2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在运行中多次发生爆震故障,已有研究认为该型发动机全油门燃油流量低于64 L/h是其爆震的主 要诱因,但实践中将该型发动机全油门燃油流量增大至71.9 L/h后仍然有爆震故障出现,表明该型发动机的爆震并非单一诱因。 为探索该型发动机爆震的可靠抑制方法,利用EGView软件分析典型故障例数据,查找可能的隐藏诱因并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 践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巡航转速偏低是该型发动机爆震的另一重要诱因,并证实了全油门偏富油对该型发动机的大功率爆震 倾向具有抑制作用。根据实践测试结果提出控制该型发动机全油门燃油流量不低于66 L/h和发动机巡航转速不低于手册规定 2500~2525 r/min(推荐按上限设置)的解决方案,经6万余飞行小时的实践验证表明该型发动机的爆震故障已被可靠解决。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必须十分可靠,通常设计数字逻辑电路只研究输入和输出的静态逻辑关系,这样设计出来的电路有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毛刺,这些毛刺是事先没有估计的,因为设计者缺乏对数字逻辑电路过渡过程的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用毛刺判别法,利用转移值表的方法分析一类时序电路,并从几个实例说明转移值法能够事先判别毛刺存在与否,使设计更加完善。本文还分析了开关对逻辑电路产生干扰的原因和抑制方法。并讨论了抑制毛刺的实用方法,指出竞争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63.
带有传动机构的翼段颤振半主动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了将磁流变阻尼器安装于机翼操纵面传动机构上的布局,并由此建立了非定常气动力下机翼-操纵面-传动机构的气动弹性动力学方程,利用on—off控制算法对系统进行颤振抑制,并且研究了控制延迟时间、控制电压以及阻尼器滞回宽度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延迟时间和控制电压对颤振临界速度有较明显的影响,而阻尼器的滞回宽度的影响不大,在本文的阻尼器安装布局和控制策略下,系统的颤振临界速度至少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64.
根据橡塑制品的特点,以PLC为中心,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应用PID 模糊抑制超调技术,研制一套平板硫化机模糊温度控制系统,提高硫化温度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系统能够全自动进行橡塑产品的硫化,操作方便,控制简单。  相似文献   
65.
针对传统耦合结构的双模微带滤波器端口耦合度受限于加工精度及存在二次寄生通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模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弯折偏移馈电型的耦合结构,结合阶跃阻抗双模谐振器,能够在提高端口耦合度的同时有效抑制谐波响应。在此基础上,针对级联双模滤波器的近边带杂散问题,通过分析杂散响应频点变化规律和模式电流分布,并利用该新型滤波器自身传输零点可控的特性,优化寄生谐振器的结构参数,有效抑制了近边带杂散响应。仿真和实验表明,与传统双模滤波器相比,该设计具有插入损耗低、过渡带陡峭、阻带宽的特性,在宽带通信中的杂散抑制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采用热线风速仪,利用单斜丝,对宽高比W/H分别为1,4,8,12,16的5个圆转矩形收敛喷管和一个轴对称喷管的射流对称面上雷诺剪应力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喷口下游不同截面上,射流宽、窄对称面上的雷诺剪应力沿径向均先缓慢增大,到达射流边界后迅速减小,射流边界逐渐沿径向外移.矩形喷管射流相比轴对称射流具有较强的旋流,雷诺剪应力较大,且随着宽高比增大,旋流强度增大,剪应力也逐渐提高,导致了射流与外流掺混增强.宽高比大于8以后,增大幅度逐渐减小.射流宽、窄对称面上的分布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67.
在分析几种常用背景抑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二代曲线波变换具有的优良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二代曲线波变换的红外弱小目标背景抑制方法.首先利用曲线渡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提取图像的多尺度细节特征;然后对分解后的低、高频子带分别采用变分和模糊非线性变换进行处理来调整目标特征的强度,重构子带获得预测的背景图像;最终将其与原图相减得到背景抑制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经典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主现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两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光纤电流互感器是一类存在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系统,为提高系统测量精度,利用鲁棒控制理论提出了系统的鲁棒H控制器设计方案.分析系统的检测原理并建立数学模型.针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系统给出控制器设计指标,使得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且提高系统噪声抑制能力.理论证明控制器设计方案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并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给出了控制器的构造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控制器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在对H2/H∞组合控制问题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此类问题的一种求解算法,即转换为双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通过迭代运算加以求解。以某型导弹纵向运动的控制为例,对H2/H∞组合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系统的H2及H∞设计任务间的矛盾,使得所设计控制系统不但有着要求的噪声抑制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对发动机喷管高温部件之一的截锥3~5μm波段上红外抑制特征进行了数值研究.在红外辐射信号较强的截锥前端布置气膜缝槽冷却结构和气膜孔冷却结构,将温度较低的外涵气流通过支板引入截锥,有效降低了截锥、支板的壁面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对两种冷却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向下气膜缝槽冷却结构能够达到较好的红外抑制效果,但推力损失较大;采用气膜孔冷却结构,喷管红外抑制效果略有减弱,但推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