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72篇 |
免费 | 824篇 |
国内免费 | 67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939篇 |
航天技术 | 430篇 |
综合类 | 597篇 |
航天 | 8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2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201篇 |
2020年 | 204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151篇 |
2016年 | 184篇 |
2015年 | 166篇 |
2014年 | 160篇 |
2013年 | 189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60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47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16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89篇 |
1993年 | 69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7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输流曲管的振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递矩阵法用于流体流经圆弧曲管的振动稳定性问题,解决非保守系统的振动失稳,此方法考虑了初应力对振动的影响,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512.
孙健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7,(4)
机器人运行速度的提高受到其高的加、减速度所激励的振动的限制。因为手臂的振动降低了手臂到达终点的定位精度,并延长了定位到终点的时间。本文提出了一个用死拍控制规律来提高柔性机器人的运行速度、抑制终端振动及提高定位精度的设计方法,它可提高如航天飞机舱外遥控机械手的定位精度,以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513.
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磁悬浮式低频振动传感器,用于航空航天微振动的多轴测量。该传感器采用电磁、永磁混合结构以及微弹簧作为支承元件,通过轴向位移检测电路和光电位移传感器对磁悬浮质量块与壳体间的相对位移进行检测,实现低频振动信号的多轴测量。动态测量时,磁悬浮质量块在电磁力、重力和弹力的共同作用下可回到平衡位置并实现稳定悬浮,通过调整传感器的控制电流,可主动控制系统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固有频率,扩展了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范围。理论分析得到该传感器的下限截止频率为0.6 Hz,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低频响应,本文方法为多轴低频振动传感器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14.
515.
文章通过对星载天线振劫响应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设计质量和改进设计方法的建议:首先,在抽象和归类的基础上,将上/下层天线结构简化为二级隔振系统:通过对上/下层二级隔振系统分析,推导了传递函数。然后,通过改变下层结构的阻尼特性、质量特性和刚度特性,定量地分析了不同参数情况下传递函数的变化情况,最后.根据分析和计算结果,提出了一般的设计规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516.
517.
518.
519.
520.
主要研究目的是寻求利用智能旋翼概念,将自适应随波前馈控制器应用于直升机旋翼的主动实时振动控制的可行性研究,但自适应控触所需参考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难以获得。本提出利用旋转变压器拾取直升机桨叶旋转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实现旋转桨叶和机体之间的双向多路信号的可靠传输,以组成智能旋翼闭环控制系统,本提出了一种非接触信号传输方法,并进行了实时振动控制试验,以验证控制策略、信号传输方法和智能旋翼概念.最后,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进行高效控制应当如何选择控制参数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