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9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434篇
航空   1866篇
航天技术   427篇
综合类   454篇
航天   6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所谓人体自动书画现象,是指某些人(大部分是同外星人有过接触者)所具备的一种特异能力.他们能记写有逻辑性的文章、词语和一些符号,还能完成一些画图和示意图等,但是这一切不取决于他们的个人意愿.经调查,有关研究者发现,30%的人具有这种人体自动书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2.
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宗旨,而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的安全使用与民航飞行安全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国家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民用航空无线电专用频率受到电磁干扰给民航飞行安全带来的隐患和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3.
机窗幻影     
提到广西与UFO的联系,UFO爱好者的眼前就会浮现出1992年11月24日7时54分发生的震惊全国、迄今悬而未解的桂林空难事件:它究竟是操作失误,还是自然灾害,抑或UFO作怪?除此之外,广西似乎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UFO现象。孰料,2006年8月~9月,在中国其他地区的空域相对平静之时,广西却接连出现疑似UFO事件。新闻媒体接连报道,各地论坛、QQ群推波助澜,一时间风头大盛——8月28日20时20分~50分,UFO自东向西,从南宁、崇左、田东等地天空掠过。有目击者称离地仅1500米,同时还出现鱼跳出水面,狼狗狂吠的动物反应,事后有专家解释为火流星过境。9月2日6时20分左右,广西上思县城上空奇异云彩与UFO同时现身。广西科技馆的专家解释说,这条云彩是喷气式飞机留下的尾气,因为没有亲眼见到不明飞行物,因此不好下结论。9月3日,目击者从桂林乘机回重庆。10时5分左右,他看见舷窗外面大约500米的地方有三个紧挨在一起的亮点在移动,于是拍下了奇异飞行物的踪影。重庆市天文科普教育协会认为,这可能是地面射灯的光线在大气层中的暂留现象。之所以会以螺旋状的轨迹移动,是由气流影响暂留的光线造成的。9月8日22时32分,一不明发光体出现在甲天下广场上空,忽左忽右、时上时下地由西往东飞行。在飞行过程中,发光体不停地闪着红色和青绿色的光,持续飞行20余分钟后消失在空中。  相似文献   
124.
首先讲述了飞机天线方向图及近场,远场方向图的预测。然后介绍了雷达罩及春分类,雷达罩对这性能的影响,振动与声波对天线和雷达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冷却和主电源并对重量设计与平衡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5.
空间可展开结构热致振动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可展开结构在轨服役期间受冷热交变热载荷的作用会产生热致振动现象,使得结构精度下降,进而影响其工作效能,因此在结构设计与制造阶段准确地预测热导致的热-结构耦合动力学行为,并对热致振动问题加以规避是至关重要的。从上个世纪50 年代Boley 提出热致振动的概念至今,学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分析方法。早期学者大多以简化的板或梁作为对象研究其热致振动机理;21 世纪后学者们开始了有限元结合数值方法研究具有显著几何非线性、运动副间隙等特点的大型空间结构热致振动问题;近年来有学者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耦合的热-结构分析模型,用于分析大转动、大变形航天结构热致振动问题。文章针对空间可展开结构热致振动这一现象,系统性地总结了从热致振动概念提出到近年来热致振动问题的研究方法,并提炼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热致振动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尽管UFO现象一直是一个谜,但目前的资料足以启示我们,一定存在其他原理的先进推进方式值得我们去探索,传统的喷气推进方式迟早会成为一种最古老的技术.这里介绍一种喷磁推进的设想,利用现有技术就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7.
《飞碟探索》2008,(8):F0003-F0003
本期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栏目:天象奇观。本栏目旨在将一些易与不明飞行物混淆的天文现象、大气现象的图片——呈现给大家,可作为大家日后分析不明案例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8.
钱磊 《飞碟探索》2008,(5):18-19
然而,要求政府公开更多UFO信息的呼声并没有停止。 1958年3月8日,凯伊豪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电台采访时,宣称美国中央情报局也涉入调查UFO现象并负责罗伯特森小组。一时间,从凯伊豪到一名化学工程师(UFO研究者里昂·大卫森博士)都收到了许多信件。他们要求公开罗伯特森小组的全部报告,并论证中央情报局是否也参与了UFO现象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9.
钱磊 《飞碟探索》2008,(9):36-37
文登伯格将军认为,1948年“信号”计划中时《形势评估》得出的结论是毫无根据的。此后,空军财UFO现象的态度改变了。1948年12月16日,正如“信号”计划报告中所反映的那样,空军将关于UFO调查的“信号”计划改名为“怨恨”计划。1949年12月17日,“怨恨”计划在实施一年后也结束了。在最后的报告中简短总结:有23%的小明飞行物报道是无法用普通的现象来解释的,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