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5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538篇
航空   3587篇
航天技术   334篇
综合类   560篇
航天   104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对单桨常尾桨铰接式直升机机体-主减-族翼耦合系统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建立的数学模型中,除了考虑机体沿侧向和纵向的平动,机身的横滚、俯仰和偏航,旋翼的挥舞和摆振外,还特别考虑了机身的横向运动及主减的摆动和传动特性。以某型直升机为基础的研究表明:挥舞对耦合系统的动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不考虑挥舞和主减支承特性时,对耦合系统动稳定性的分析偏于保守;在合适的主减支承条件下,主减对耦合系统的动稳定性影响不大;旋翼的挥舞与主减的摆动是耦合的,这使主减的固有频率提高。  相似文献   
272.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时域与频域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是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并由于其具有直接以结构振动响应为目标,概念简单、实现容易和采用前馈控制、没有系统稳定性问题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评述了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并对两种最基本的实现方法-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基本思想、适应能力、及实现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时域法在适应能力、适用范围和应用潜力上优于频域法,但在实现上对硬件的计算  相似文献   
273.
本文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聚乙烯膜在坯料与凹模表面之间的润滑效果,测定了不同润滑方式,SPCC和L4M板材的极限拉深系数,分析了采用了聚乙烯膜为润滑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垫层拉深工艺能够有效地改善拉深件的表面质量,降低极限拉深系数,使变形程度得到提高。该研究结果对于改善拉深件的表面质量和提高变形程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74.
基于含间隙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刚度分段线性动力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弹性元件的间隙实现吸振器工作频率连续跟踪外激励频率的变化。文中根据基波平衡导出了使主系统近似完全消振所需的弹性元件间隙控制律。数值仿真表明:这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于单自由度主系统和多自由度主系统均有很好的消振效果和相当宽的工作频带  相似文献   
275.
着重分析研究气液两相流音速特性及其阻塞机理。通过测量由小药量电雷管爆炸而产生的压力波传播速度,然后修正到音速。试验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音速与气泡率、当地压力及其流型有关。由于气液混合物强烈的压缩性,混气电解加工间隙中易于出现类似可压缩气体的阻塞现象。  相似文献   
276.
外形短粗、飞行姿态复杂,其动导数量级很小的再入体模型,安装在新研制的尺寸小、厚度薄的整体结构之天平元件上,天平与层支杯相连,由气动活塞推动拨杆,经过拨螺钉撞击模型上的模块并驱使模型作自由振动,从而测量了大攻角(α=0~180°)俯仰、偏航及滚转动导数。10°钝雄模型动校及再人体动导数试验结果与国外类似的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277.
智能桨叶振动自适应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国宇航研究院的智能桨叶为原型,研究了智能桨叶振动控制的实时仿真。以两台高速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辅以其他器件,构造智能桨叶振动控制实时仿真系统。其中一台DSP用于智能桨叶动态特性的实时在线模拟,另一台用于实时控制。所提出的采用MX滤波器模拟智能桨叶的动态特性和反馈与自适应前馈组合控制方法均由专用汇编程序实现。在此系统上实现了对智能桨叶在4Ω、8Ω(Ω为旋翼转速)谐和激励下桨叶振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78.
基于周期结构的振动理论,把折叠状态太阳电池翼当作拟周期结构处理,解释了太阳电池翼在进行模态分析时所出现的“主模态局部化”现象,了解该现象对于在实验模态分析中确定阻尼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理论上说明了,简单的基板模型的第1阶特征值是整翼模型的第1阶特征值的近似值。两个算例计算的结果支持了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279.
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压电智能结构是智能材料与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航空航天领域存在一些典型结构,如飞机机舱、空间站、卫星太阳能帆板和通讯天线以及直升机旋翼等,其振动与辐射噪声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为了研究这些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控制方法,制作了几个实验模型如大型薄壁复合材料圆桶、柔性梁、钢架及旋翼系统模型,通过压电传感器、驱动器布置数量和位置的优化,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在基于个人计算机的测控平台上进行了振动控制实验,取得了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80.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成果与发展状况,内容涉及到层合板壳结构以及夹层结构的屈曲、振动、可靠性、结构强度以及多级多目标等问题的优化设计。文中还涉及到发动机复合材料构件优化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给出了其优化设计的网络框图。论文最后对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作了分析,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1)多级多目标多学科的优化设计,不仅涉及到基本理论、建模和方法,而且更加强调工程实际问题;(2)发展相应的软件专家系统,更加强调软件面向对象编程和 C A D 技术的应用;(3)注重探究快速有效的优化算法以及探究随机优化和可靠性优化技术,从而快速有效地获得对优化设计点的可靠评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