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航空   976篇
航天技术   240篇
综合类   171篇
航天   37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太阳风中航天器带电与尾迹效应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器充电和尾迹效应会对周围等离子体造成扰动,影响测量装置结果的准确性.利用SPIS (Spacecraft Plasma Interaction Software)分别模拟了航天器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光电效应以及航天器尺度对表面充电情况和尾迹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风环境下,等离子体密度稀薄,电子电流比光电子电流小得多,航天器表面为正电势,航天器后部有清晰的尾迹结构,尾迹带负电;光电效应可改变尾迹结构,与无光电效应相比,光电效应使得航天器尾迹尺度变大;由于太阳风定向运动动能大于航天器表面势能,航天器的尾迹结构与其几何尺寸有关,航天器尺寸越大,尾迹尺度越大.   相似文献   
832.
肖中云  缪涛  陈波  江雄 《航空学报》2018,39(6):121744-121744
尖头旋成体和船尾形状是子弹、炮弹及火箭弹等抛射体上常用的布局形式。研究表明船尾布局具有减小底部阻力、增大射程的作用,但此时旋成体的马格努斯效应增大,对运动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为了解释这种流动现象,对三维旋转弹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从亚声速到超声速下的旋成体马格努斯力和力矩进行了分析,重点对标准形状和船尾形状两种底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形状,在所有来流下船尾形状都起到了增大马格努斯效应的作用,并且马格努斯力和力矩与船尾角成正比。为了揭示其流动机理,选择代表性计算状态对两种布局马格努斯力矩系数分布、边界层厚度分布和边界层位移厚度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亚跨声速下船尾马格努斯效应由绕拐角的加速流动引起,使当地压力系数幅值增大;在超声速下船尾马格努斯效应由船尾段的气流膨胀引起,使旋成体左右两侧的边界层位移厚度畸变增大。上述两种效应都使马格努斯力矩增加,对于亚声速流动来说,该效应发生在柱段与船尾段连接位置;对于超声速流动来说,该效应发生在连接点以后的船尾段上。当来流速度在声速点附近时,上述两种效应都可能发挥作用,使船尾形状的旋成体马格努斯效应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833.
对不同前进比下的螺旋桨滑流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采用诱导系数来量化螺旋桨的滑流效应,结合涡流理论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单独螺旋桨的滑流流场特性。结果表明:螺旋桨滑流具有加速效应和扭转效应,其分别可用轴向诱导系数和环向诱导系数来量化;滑流的加速效应沿径向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扭转效应沿径向递减;滑流的加速效应和扭转效应均随前进比的增加而减弱。螺旋桨的涡系结构主要包括绕桨叶的附着涡、从桨尖和桨根逸出的自由涡、从桨叶尾缘逸出的自由涡系,以及固体壁面附面层处的涡结构。螺旋桨滑流区的流场可由轴向诱导系数、环向平均的环向诱导系数以及涡系结构共同描述。   相似文献   
834.
旋翼在近水面高速旋转产生的水气交混流场会引发近水面效应,为了解近水面效应对飞行器介质跨越造成的潜在风险,通过近水面与地面实验详细对比了不同直径的碳纤维旋翼桨叶在无地效、地面效应与近水面效应工况下的气动特性。研究分析了旋翼近水面效应关键影响因素,指出了旋翼在近水面工作时拉力、扭矩与功率剧烈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了液滴对于旋翼的作用,揭示了近水面效应影响规律:对于直径0.56 m桨叶,在高油门、低水面距离工况下,近水面效应具有非线性增升、增阻、转速降低、需用功率增大的效果;低油门、高水面距离工况下具有增升、减阻的效果;同时近水面效应又受旋翼直径、桨叶类型、转速影响。对于直径0.25 m桨叶,在不同工况下近水面效应都具有增升、减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35.
市场失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学者对市场失灵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市场失灵的一般形式,分析了其生成机理,进而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国情特征。  相似文献   
836.
837.
徐中信 《推进技术》1985,6(3):27-36
本文提出在发动机装药内、外通道流动参数不同时,燃烧产物出现换向流动的概念,并得出发动机装药内、外通道中换向流动点的位置及相应内、外通道中燃烧产物流动参数表达式。同时提出换向流动下发动机侵蚀燃烧初始压力峰的计算方法。此概念已由试验结果得到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838.
本文从薄膜理论出发,引出了封头椭球壳的应力和位移公式,分析了椭球此对封头强度和位移的影响并给出了选用的范围。同时给出了燃烧室前裙与筒体连接以及椭球顶盖与圆筒座连接的有矩位移公式,讨论了封头与燃烧室在其连接部位由于可能存在的曲率不连续,壁厚不连续,切线不连续和载荷不连续等引起的弯曲效应对产品造成的危害,指出设计中应注意到边缘效应的衰减性。对于在结构上受限制而不能选用最佳椭球比和未能使边缘效应满足衰减条件时,提出了几种相应的补强、限位措施。  相似文献   
839.
王守范 《推进技术》1981,2(1):35-55
本文较系统地从理论上阐述了关于固体推进剂侵蚀燃速的已有半经验公式的导出。汇集已发表的各种牌号推进剂的侵蚀常数的数据与图表,并指出一般规律性。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半经验公式之间的联系。介绍近来提出的侵蚀燃速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840.
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转捩是近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环境扰动较小的自然转捩过程,稳定性分析已被证明是研究扰动演化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高超声速边界层内的温度会随着马赫数的升高而快速上升,极高的温度会引起所谓的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使得量热完全气体假设失效,从而对边界层稳定性和转捩产生影响。本文针对高温热化学非平衡气体,利用空气5组分模型开展了平板边界层的线性稳定性分析,重点研究了热化学过程对模态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究了边界层离散谱模态的演化和同步过程。研究表明,对于由第二模态主导的高超声速二维边界层:(1)扰动相比基本流更趋向于热化学冻结态;(2)扰动方程中新出现的非平衡源项的扰动项对稳定性影响很小,非平衡过程主要是通过改变基本流剖面来间接影响稳定性;(3)声速是影响第二及更高模态的重要参数,热化学平衡态假设引起的声速计算式的变化能够解释边界层温度和厚度降低时第二模态频率反而降低的非常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