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1篇
航空   310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0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3,(6):4-5
航天两大集团公司主要领导调整近日,中央决定,任命马兴瑞同志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国家航天局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免去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职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按照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要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设立董事会,任命许达哲同志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52.
论消费者撤回权及其制度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到合同法上传统的救济制度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不足,通过立法的方式赋予消费者在特定的消费合同领域以撤回权,理应成为我国未来有关消费者保护立法上的必然选择.本文参照德国<民法典>关于消费者撤回权的规定并结合我国现有立法关于消费者撤回权的规定,对如何完善以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者撤回权制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3.
文章首先对现代学徒制和校企利益共同体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简述,然后结合本校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核心层面,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途径进行了阐述,并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价值进行了归纳,通过课题研究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4.
在民用航空器权利中,民用航空器优先权是一种重要的权利,然而该荐权利仅仅规定在特别法中,在中国还没有设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随着中国物权法的立法步伐的加快,深入研究优先权这一传统担保物权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为此,拟通过对民用航空器优先权的研究,推动物权方法,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55.
随着国际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诸如空间安全、空间碎片、轨道和频谱资源等问题的进一步凸显,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航天大国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中美航天合作方面,美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制度却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了中美航天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6.
自2003年11月成立至今,吉林监管办积极探索安全监管新途径,在安全监管方式、安全监管制度、自我培训模式和夯实安全监管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有力推动了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和谐吉林民航建设。  相似文献   
57.
□□据《国际飞行》2008年7月3日报道,欧洲航天局计划研究把通信、地球观测及导航卫星集成到一个星座的可行性,以提高卫星星座的有效性和经济适用性。这项研究还将对星座的“最终系统结构”提出建议,其中包括卫星及其轨道类型、整个网络建构、合理的地面基础设施、制度结构、所  相似文献   
58.
<正>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艰难的改革之一,内容涵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等,涉及到我国130万个事业单位,波及4000万从业人员,规模之大,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纵观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从1992年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2000年提出事业单位聘用制度,2002年对事业单位聘用制度进行  相似文献   
59.
60.
中国民航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最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部门齐全、分工合作、基本按市场经济运作的“大民航”行业。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深入,关于民航价格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成为民航总局、航空公司、机场等民航内部人士及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例如航空公司的票价能否像发达国家那样随便“打折”?已经企业化了的机场可否自行制订标准向航空公司收取起降费和旅客过港费?政府是否还应对某些企业(包括航空公司、机场公司、航管部门等)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水平进行监督管理?等等。显然,只有明确中国民航价格体系的构成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