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375篇
航天技术   409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5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长征四号乙/丙运载火箭多星发射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征四号乙/丙(CZ-4B/4C)运载火箭的多星发射技术。给出了整流罩Ф900mm的一箭双星、一箭三星的发射统计与串联发射构型、正在研制的更大包络的双星发射构型,以及并联发射构型。介绍了CZ-4B/4C运载火箭后续多星发射和搭载发射的构型、连接解锁装置和分离程序。  相似文献   
82.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星星掩星接收机设计实现进行了研究.给出星星掩星探测原理和设计的掩星接收机.性能和地面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掩星接收机各项性能指标优良,灵敏度高,满足中俄联合火星电离层无线电掩星观测试验高精度的探测需求.  相似文献   
83.
星外管路多层隔热组件热参数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整星热平衡试验数据确定星外管路多层组件热参数的方法,解决了以往星外管路热设计在地面热试验验证不充分的难题。以某卫星星外管路为例,通过对星外管路试验状态模型的修正,确定了星外管路多层隔热组件热参数,并分析了星外管路的在轨极端温度。根据确定的星外管路多层隔热组件热参数计算出的星外管路温度,与在轨温度数据符合较好,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4.
立方体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论述了立方体星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从2010-2013年已成功发射的立方体星与纳卫星中挑选了10颗典型卫星,研究分析其技术水平、应用价值和特点优势;并重点论述了立方体纳卫星的应用;最后预测了立方体纳卫星的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甚小型卫星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立方星(CubeSat)、片上卫星(SpaceChip)、印制电路板卫星(PCBSat)、多芯片组件卫星(MCMSat)4种甚小型卫星的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CubeSat技术最为成熟,已发射多颗此类卫星,但体积固定,成本较高;SpaceChip是卫星小型化的最终目标,它成本最低,集成度最高,体积最小,但通信距离较短;PCBSat的成本和性能居中,设计复杂度低,且元器件有商用现货供应,但功耗较大;MCMSat综合了PCBSat和SpaceChip的技术特点,技术复杂。我国甚小型卫星可选择优先发展PCBSat;重点突破商用现货元器件的筛选,以及空间应用技术、一体化姿态控制技术、新型微推进技术、轻型高效的蓄电池和太阳电池技术等。  相似文献   
86.
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控设计及在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斜轨道卫星星敏感器空间外热流复杂多变,同时兼具内功率集中、热容小等特点,这为星敏感器的热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以某临界倾角轨道卫星星敏感器热设计为背景,在详细外热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案,利用热分析软件Thermal Desktop对此热控系统进行了具体的热分析。星敏感器在轨遥测温度在-19.8-5.1℃之间,满足温度指标要求,表明星敏感器热设计合理、有效,可为今后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在轨遥测数据对星敏感器热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得出入轨初期星表主要热控涂层退化约为50%的结果,这对于分析近地轨道卫星在轨温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7.
顾乃建  武文华  郭杏林 《宇航学报》2022,43(12):1618-1628
针对于星-箭连接动态界面力无法通过力传感器直接测量,且典型时域动载反演方法难以准确计算界面力的时域变化等难点,提出了基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星-箭界面力深度学习反演方法。首先通过卫星地面测试试验得到数据依据,以卫星主体结构的加速度测量数据为输入层,以星-箭界面力测量数据为输出层,利用LSTM神经网络建立输入和输出间的反演映射关系模型,实现卫星在发射过程中较高精度的界面力反演。进而,设计并开展了某典型卫星结构的正弦扫频和随机振动实验,测试LSTM界面力反演方法的可行性。结果分析可知,所提出的基于LSTM深度学习反演方法能够精确地获得动态界面力时程数据,两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目前典型的载荷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88.
量子成像技术作为一种物像分离、抗干扰能力强的成像技术,自1995年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以来,现已得到深入的探索和广泛的应用.回顾了量子成像技术的起源及主要发展历程,综述了近8年纠缠光源和经典光源量子成像技术的主要进展,介绍了由光场调制技术而衍生出的单像素成像、单光子扫描成像及非视域成像等量子成像发展趋势,概述了非光子粒子的...  相似文献   
89.
介绍如何利用VB语言的ActiveX技术在Microsoft Excel中实现中型曲线坐标标表格的生成和在AutoCAD2000中实现表格的绘制。  相似文献   
90.
大气折射率干预引起电波折射误差的简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大气折射率干项引起电波折射误差的简便算法。重点给出了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大气折射率干项的等值高度与地面温度实用模型的方法,并给出了中国某地的模型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