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3篇
航空   318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1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1.
非对称循环载荷下疲劳寿命估算的能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给出了材料静态σ-ε曲线更精确的拟合方法,然后提出一种能够对材料在非对称载荷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的循环特性计算模型——双切线模型,最后用总应变能原理对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计算寿命与试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12.
在45号钢表面,制备了WC/Co-NiCrAl等离子喷涂涂层(TC-1)和WC/Co-NiCrAl/laser-remelting激光直接重熔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TC-2)。以纳米SiC粉末为填料,对等离子喷涂层TC-1进行了填料下的激光重熔,制备了纳米SiC改性的WC/Co-NiCrAl/nano-SiC复合陶瓷涂层(TC-3)。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三种涂层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陶瓷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1涂层由WC,W2C,W6C2.54,W,Co,CoO组成;TC-2重熔涂层由WC,W2C,CoO及W组成;纳米改性后的重熔涂层TC-3由SiC,Si2W,WC,W及CoO组成。在激光作用下,原等离子喷涂层WC/Co的片层状组织得以消除。与TC-1涂层相比,TC-2及TC-3陶瓷涂层致密化程度明显提高,涂层耐腐蚀性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13.
对脉冲燃烧风洞测力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优化有助于改善风洞测力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结合部动态特性优化来改善测力系统整机动态特性的方法。首先在Ansys中准确建立了风洞测力系统整机有限元模型,其中采用弹簧-阻尼模型来模拟结合部的接触特性,通过Yoshimura法计算出弹簧-阻尼单元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其次,进行模态分析,并计算各阶模态下的测力系统应变能密度分布,基于应变能密度分布分析发现结合部为测力系统刚度最为薄弱的地方。最后,以结合部接触面压为优化变量对测力系统进行动态特性优化,对比了优化前后测力系统的前五阶固有频率和天平应变片粘贴处的频响函数,发现优化后的整机固有频率较优化前有明显的提高,最高提高了16.7%,所有应变片粘贴处的频响函数幅值较优化前有明显的降低,测力系统的动态特性有了较明显的改善,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14.
采用离子束辅助(IBAD)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工艺制备Nb/Nb-Si微叠层状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测定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燃气热腐蚀性能,分析影响材料抗氧化性能和耐燃气热腐蚀性能的原因.结果表明:Nb/Nb-Si微叠层材料主要由立方Nb和四方Nb5Si3混合相组成;1150℃恒温氧化条件下抗氧化性能达到航空工业行业标准的抗氧化级,900℃/100 h燃气热腐蚀试验后试样的平均腐蚀速率为0.517 g/(m2·h);Ti,Cr元素的加入显著提高了Nb/Nb-Si微叠层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燃气热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515.
基于复合材料增强铝方管准静态轴向压溃试验结果,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其耐撞性及压溃吸能特性.建立复合材料增强铝方管双层壳单元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其变形失效模式及载荷位移曲线等,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材料模型及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进行压溃结果分析.基于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薄弱环节设置、复合材料纤维铺层角度对其轴向压溃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顶部设置圆孔薄弱环节比设置45°外倒角更能有效改善吸能特性;随着复合材料纤维铺层角度的增大,其吸能能力会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516.
随着运载火箭技术的不断发展,火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导致火箭的结构纵向、局部振动频率和横向频率也越来越低,用于POGO抑制设计的安全频率窗口也变窄,一次充气式蓄压器的抑制装置已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为此对基于可变能量蓄压器的抑制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17.
介绍了判断线性控制系统能控性和能观性的一种方法,并提供了一种用 MATLAB 语言编写的快速准确判断线性控制系统能控能观性的软件。  相似文献   
518.
通过GH4033合金钎焊接头界面断裂力学试验,研究了钎焊接头界面断裂行为,获得了钎焊接头界面裂纹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分析了影响界面断裂特征的因素,为钎焊接头界面断鲜明性能评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19.
进行了微波电热推力器(MET)钝头体方案的性能计算,对微波作了谐振模式TM011和波导模式TM01两种选择。将计入电磁场作用的轴对称钝头体粘性流动方程,结合TM011或TM01模式,与等离体区耦合求解,获得了TET比冲和推力等性能,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及计算结果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520.
含能热塑性弹性体推进剂具有高能量、力学性能优异、可循环利用、可回收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固体推进剂发展的重要方向。总结了常见的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综合性能;论述了含能热塑性弹性体推进剂在高能、高燃速、钝感、低特征信号和富燃料推进剂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压延成型、模压成型、螺压成型和熔铸成型四种含能热塑性弹性体推进剂的制备工艺;综述了含能热塑性弹性体推进剂的重复加工性能和回收利用工艺;指出了目前该类推进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