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306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本文章旨在介绍一个航天器工程设计工具———“VISPERS”。它对提升我国航天器设计水平有一定价值。与其他软件相比,该软件与其他软件相比有许多特色。首先,它可以在航天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声振,、振动,、冲击分析,并直接输出部件级或系统级试验规范曲线。第二,使用方便,、快捷,、直观。,例如:可以一键预报动力学环境结果,也就是当用户点击航天器/运载火箭某个位置,这个位置的动务学载荷、试验规范就马上显示。比如,它可以一键预报动力学环境结果。也就是用户点击到航天器/运载火箭某个位置,这个位置的动力学载荷,试验规范就马上显示。第三,它可以提供其他动力学环境分析(如:火工品冲击,疲劳寿命分析)(比如:火工品冲击,疲劳寿命分析)。第四,各类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干预或参加运算,把不确定性降到最小,使预报结果可信。因为声振,振动,冲击环境预报工作由航天器结构复杂和可靠性要求高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多,该软件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各类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干预或参加运算,把不确定性降到最小。第五,引入由知识内涵编制的专家系统。这是该软件最大的特点。本文将对以上这些特色一一介绍。最后,提供一个火工品冲击损伤可能性的例子,说明该专家系统的工作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飞机垂尾抖振响应的飞行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垂尾抖振试飞的最新进展情况,并就抖振试飞中可以采用的试飞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飞行试验采用收敛转弯的试飞方法,通过在左、右垂尾上加装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得到了不同马赫数下垂尾的抖振响应情况。在对数据进行均方根分析、时频分析和自功率谱密度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抖振响应和迎角、频率的关系后发现:垂尾抖振响应主要集中在垂尾低阶模态频率上;垂尾的抖振响应随迎角、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受迎角的影响大于受马赫数的影响;且飞机在超过初始抖振迎角以后,随迎角的继续增加,垂尾翼尖后缘处的抖振响应显著大于垂尾翼尖前缘位置。  相似文献   
163.
《航空港》2011,(10):31
款式的表盘耀眼夺目:放射状蓝色或者棕栗色,银色麦穗纹饰(Guilloche)、另有白色珍珠母贝或镶缀美钻。在装饰和珠宝方面的精益求精并不意味着在制表技术上有所妥协:这些时计通过在elite 692型自动上链机芯驱  相似文献   
164.
起落架摆振控制及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摆振控制和摆振试验两个方面回顾起落架摆振研究中的问题.列举起落架摆振控制研究中采用的控制算法,给出各种控制算法的效果和局限性.分析了各种起落架摆振试验,介绍了摆振试验所获得的有益结果.指出摆振控制相关试验研究不足和摆振试验耗费高的特点,提出了今后起落架摆振现象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5.
转速跟踪测振系统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最先进的测试系统。本文介绍了该测振系统的发展,并详尽地阐述微机控制的转速跟踪测振系统的配置、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及应用。 微机控制的转速跟踪测报系统已被世界各国大航空公司所采用,其具有连续程控内滤波,高增益程控,自检,自校及报警功能得到普遍公认。  相似文献   
166.
汪钺 《推进技术》1985,6(6):1-10
本文利用一简化抽吸系统模型,论述“POGO”动力试验中恰当传递函数选择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激振系统引入的局部集中柔度对抽吸系统共振频率测定的影响。分析了动力试验中抽吸系统出现多个突出频率的原因,以及抽吸系统固有特征频率的判别。  相似文献   
167.
168.
振动是导致机载电子设备损坏的重要载荷,线路板部件是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在配电产品的设计 阶段,需要对线路板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抗振优化设计。根据某机载配电产品的方案设计,采用 MSC.Patran和 MSC.Nastran软件对产品结构进行模态分析、振动分析,得到产品的固有频率及振动响应曲线;基于模态分析, 提出不同的优化方案,并进行建模及模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线路板厚度、合理布局线路板上的元器件、 对加强筋进行翻边处理以及在较易发生变形的部位增加螺钉约束等手段,可以提高产品的耐振性。  相似文献   
169.
赵子杰  高超  张正科 《航空学报》2016,37(2):491-503
通过试验方法分析了三角翼前缘分离涡与垂尾抖振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尾迹流动对垂尾抖振各阶模态的激励作用。计算得到了垂尾模型固有频率及各阶模态。在风洞试验中,应用激光片光烟流场显示技术,得到了三角翼模型在风速为30 m/s下,各迎角的涡结构;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的抖振响应;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位置的脉动速度分量。结果表明:前缘涡破裂后产生的高湍流度的尾迹是垂尾抖振的直接原因,抖振边界与涡破裂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涡破裂后尾迹与垂尾产生共振,使得抖振加速度响应频率与垂尾固有频率一致;涡破裂后,在较小迎角下,尾迹对垂尾的高频振动模态的激励较为明显,在较大迎角下,涡破裂流动对垂尾低频振动模态的激励加强了。  相似文献   
170.
针对挠性航天器姿态滑模变结构控制中存在的抖振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律.在滑模“边界层”法的基础上,用更为光滑的“反正切”函数替代饱和函数,以抑制抖振.在滑模控制器的到达运动控制律中引入滞后因子以减小机动初始时刻控制所需的最大控制力矩,避免由此引起的挠性附件振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改进滑模变结构控制律不仅能够有效抑制抖振,而且对航天器自身参数摄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