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210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在侧挂构型发射任务中,中心承力筒与卫星直接连接,其动力学特性对卫星的振动响应有直接影响。首先分析中心承力筒的模态特性,据此完成粒子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设计。随后,使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仿真方法,确定了阻尼器填充粒子的最佳直径和阻尼器最佳安装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下星箭界面减振效果可达40%。最后,使用最优粒子阻尼参数开展水平激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安装粒子阻尼器相比,中心承力筒+粒子阻尼器组合体的减振效果可达35%以上,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42.
复合材料因为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飞机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制造偏差较大,复合材料构件在装配时可能出现较大间隙或干涉,此外复合材料的脆性较大,强迫装配可能使结构发生层间局部损伤,所以相对于金属材料构件,复合材料构件的装配工艺更加复杂,装配要求更高。装配间隙可以通过测量和补偿工艺来消除,但是垫片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复合材料相比有较大差异,同时间隙补偿工艺缺乏统一标准,这可能会影响复合材料构件的装配性能和使用性能。阐述和总结了国内外对复合材料构件装配间隙补偿的研究进展,为复合材料构件装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3.
新一代航天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结构件超强承载、极端防热、超高精度和超轻量化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如何设计并制造出高性能、轻量化、超精密的航天薄壁构件成为先进材料与结构设计制造领域普遍关注的难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薄壁构件高性能设计与制造及其航天应用的主要成果,围绕材料-结构多尺度建模与性能表征、多材料多尺度结构设计与增材制造原理、增材制造材料性能与结构设计的交互作用机制等科学问题,就结构优化中的制造工艺约束建模,增材制造工艺参数对结构性能的影响,高性能构件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航天结构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并展望了未来典型航天薄壁构件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和制造方法发展前景与应用,为未来相关研究工作和航空航天装备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4.
245.
针对星载处理器由单核向多核发展的趋势和当前没有针对航天应用的星载多核操作系统、卫星无法发挥多核处理器性能优势的问题,文章研究了适用于航天任务的星载多核分区操作系统。设计了一种支持多核处理器的星载操作系统结构,采用多核处理器动态调度和静态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星载多核处理器高效实时调度与确定性调度。通过分区管理设计,实现分区间隔离与保护,避免软件问题扩散影响其他功能。该系统还具有支持星载应用(APP)动态加载、通过软件构件技术实现星载应用快速组装与集成的特点,可为航天任务应用多核处理器提供安全可靠的软件运行平台,满足未来航天新型任务和多核处理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46.
软件共用是航天测控软件的发展趋势。分析航天测控软件共用的可行性,选取火箭遥测软件作为原型验证系统,提出设计方案,并采用ICE中间件和构件技术加以实现。该原型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航天测控软件共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7.
卫星用网格状复合材料承力筒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明 《上海航天》2011,28(3):50-54
基于MSC.NASTRAN通用结构分析软件用有限元法对某卫星平台轻量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主承力结构选用新型网格状复合材料承力筒结构,优化目标为结构质量最轻.在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卫星平台使用要求的约束条件下,讨论了承力筒的网格交角、网格数、网格截面尺寸与蒙皮厚度、铺层方式,以及材料选择等优化变量的确定.对根据优化...  相似文献   
248.
文章对国内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航天主承力结构上的应用研究作了简要评述,重点介绍了采用软模辅助RTM工艺成型聚合物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49.
张波  张志  叶辉  黎祖睿  黄楠 《中国航天》2022,(S1):71-75
面向型谱与面向领域结合的软件构件化设计方法,是在面向领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型号设计的实际需求与软件复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的。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面向领域软件组装时间过长,软件组装后需要适应性修改、测试、验证,导致研制效率与质量不高的问题,以及软件复用不能针对特定型谱建设,导致软件复用过程针对性不足的问题。该方法有效提升了软件复用效率与质量,在型号应用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50.
根据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制备SiC陶瓷涂层的工艺特点和典型异形构件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异形构件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CVD法在典型异形表面制备SiC涂层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带有斜面的构件对CVD SiC沉积过程有显著影响,在反应器大小允许的情况下,构件放置时,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越好,并尽可能将构件长的一面与水平面平行,这样有利于沉积的涂层均匀。此外,对于带有台阶的构件来说,正放的构件表面浓度大于倒放的构件,而浓度梯度则小于倒放的构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使台阶部分放在气流的下游。上述研究结果对CVD工艺制备SiC涂层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