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88篇
航空   343篇
航天技术   231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神州三号"(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搭载在SZ-3留轨舱上于2002年3月26日发射入轨,正遇2002年4月发生的连续两次地磁扰动事件,SZ-3大气成分探测器测得了轨道舱运行高度上(330-350 km附近)大气成分的响应变化和异常现象.探测数据表明,在地磁扰动期间,不仅发生了大气中主要成分O和N2的数密度值增变的响应变化,而且在进入地磁扰动峰期开始后6h左右在较高纬度处出现了N2的异常增变和O的异常降变.4-5h后,这种异常增变峰和降变谷由纬度42°N左右逐渐推移向纬度较低地区,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63.
日地共转扰动似稳结构及其反相现象在第21及22周再次显现,从而证实了上述发现是一种在长达世记的时间尺度内存在的普遍规律。包括1991-1992年内的百年地磁扰动资料还说明偶数太阳周的共转似稳结构扰动峰有逆太阳自转而线性性漂移的趋向。对即将来临的极小年前可能出现的共转扰动作了试验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4.
165.
为减小船摇扰动对船载天线伺服系统指向及跟踪精度的影响,引入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对伺服系统位置环进行改进。首先对天线伺服系统模型进行简要分析,建立系统状态空间方程;然后利用LADRC对系统进行改进,并对其参数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为提高系统动态跟踪性能,利用TD微分器提取目标速度信息进行前馈补偿;最后经实验测试验证,LADRC相对于传统PID控制器能够保持天线伺服系统动态性能不下降,同时有效提高系统的抗船摇性能。  相似文献   
166.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扰动补偿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干扰力矩对转台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扰动补偿控制来抑制干扰力矩的方法。首先分析了转台运动状态的卡尔曼估计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得到的估计扰动对扰动进行补偿控制,并设计了带补偿器的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扰动补偿可以对摩擦力矩和轴间耦合力矩等扰动力矩进行有效的抑制,显著的提高了转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7.
谈论一颗恒星的生命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但是恒星确实要经历类似于出生、成熟甚至死亡的过程.恒星的生命是一种持续的斗争,斗争双方是试图毁坏恒星的引力以及核聚变所释放的、给气体加热并使其膨胀的能量.不管恒星消耗氢有多快,都是由这两个力的简单平衡决定的.恒星越是巨大,将其聚集在一起的引力就越大,它就必须"燃烧"更多的氢来对抗毁灭.就一颗恒星而言,无疑是一场"自然对营养"的较量.它的命运在其出生那天就已经决定了.  相似文献   
168.
为了消除舰尾流对载机着舰过程产生的影响,同时完成低动压状态下飞行速度与高度的解耦工作,基于定量反馈理论/总能量控制理论(QFT/TECS)设计了纵向着舰控制系统。针对着舰过程中数学模型所具有的不确定因素及舰尾流对下滑航迹的影响,以载机高度变化率为控制对象,使用定量反馈理论结合推力补偿系统进行了内回路鲁棒控制律设计。外回路控制律设计是以总能量控制理论为基础,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待调控制参数进行寻优,进而实现了对高度、速度等参数的精确控制,完成了载机纵向着舰轨迹与速度的解耦工作。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在拥有较强的鲁棒性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解耦控制能力,实现了载机着舰段的高度与速度的解耦控制,明显提高了载机对着舰轨迹的跟踪能力,可满足不确定条件下载机的着舰要求。  相似文献   
169.
针对船载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天线的动态跟踪航行特点,提出一种提高船载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天线跟踪精确度的方法。通过天线伺服控制设计和计算机程序,克服船姿扰动对天线跟踪的影响,实现快速捕获目标卫星并进行精确稳定跟踪,从而解决恶劣海况下,船行过程中对X频段低轨卫星全空域、无盲区跟踪和可视区域内的高精度指向跟踪问题。该方法已在雪龙号船载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系统建设中得到应用,可为后续舰船上建设遥感卫星接收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0.
在小型天线和低发射功率条件下,保证电离层测高仪观测数据质量和提高观测速度一直是电离层垂测的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新近发展的高速数字芯片和射频器件,采用窄带跟踪滤波、脉冲压缩、编码复用和天线均衡匹配等技术,设计和研制一种敏捷数字电离层测高仪.该系统采用数米高的小型收发天线和便携式主机系统,配置任意频率扫描方式频高图、高分辨率多普勒频高图和斜向探测等多种工作模式,具有可流动观测布站、系统参数灵活捷变及适合快速电离层扰动探测等能力.敏捷数字电离层测高仪为组网观测获得大范围电离层时空变化和电离层快速扰动及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