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256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为全面、有效衡量用于应急测控的直扩/跳扩(DS/FH)系统的综合抗干扰性能,采用最低性能指标约束法,对系统抗干扰性能进行综合分析.以音调干扰、脉冲干扰以及高动态环境为例,探讨了不同干扰条件对系统最低性能指标的影响.为解决最低性能指标约束下系统抗干扰性能测试步骤繁多、效率低、代价高的不足,采用蚁群算法,将指标测试次序建模为最佳路径选择问题.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测试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该方法对DS/FH测试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2.
电离层异常环境中的电离层不均匀体会导致高功率微波传播发生电离层闪烁效应。电离层闪烁会影响10MHz~10GHz频段范围的无线电信号,影响区域集中在以磁赤道为中心的±20°以内的低纬地区和高纬极区。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分和秋分前后夜间,随着太阳活动有11年周期变化特性。基于自主研发的全球电离层闪烁发生概率预测模型深入分析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2.45GHz和5.8GHz信号的电离层闪烁效应随经纬度、季节、地方时、太阳活动水平等变化特性,研究发现采用2.45GHz信号时不能忽视电离层闪烁衰落影响,研究结论为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建设的频率选择、地面站选址、传播环境保障分系统建设等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63.
在干扰较强时首先利用简单约束的STAP把干扰削减到噪声电平附近 ,然后利用部分解扩辅助的循环平稳性分析提取指定卫星的伪DOA ,最后一级利用DOA进行波束形成。这种两级级联的抗干扰处理方法 ,能够发挥每一级各自的优势。试验表明这种级联处理对于7元圆阵 5个Tap的STAP ,SINR可以提高约 4~ 6dB。  相似文献   
264.
高阶累积量理论上可完全抑制高斯噪声。文章对直扩信号的四阶累积量进行了讨论,通过选取包含有多个信号特征的2D切片,实现了强高斯白噪声干扰时直扩信号的载频、码片速率及码元周期等参数的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265.
引入直扩/跳频(DS/FH)混合扩频技术可以增强航天测控系统的电子对抗能力。推导了DS/FH混合扩频信号的宽带模糊函数表达式。通过分析得知,随着载波频率的增加,信号时长的变化对模糊值的影响减弱,宽带和窄带模糊函数间的差异减小,但在接收信号的处理中仍需考虑对信号时长变化的匹配。数值仿真分析了DS/FH信号波形在不同增益分配下的分辨率、精度、旁瓣抑制及抗干扰等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增益分配下,该波形具有接近理想的图钉型模糊图,适当增加跳频增益可以获得更好的分辨率和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266.
讨论了高动态、低信噪比、长伪码序列扩频信号的伪码捕获、跟踪、载波跟踪与数据解调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 ( FPGA)的全数字高动态解扩接收机方案。  相似文献   
267.
突扩燃烧室湍流射流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燃烧与混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κ-ε湍流模型和快速化学反应的守恒标量简化PDF模型,对有中心射流和环状射流相互作用的突扩燃烧室内的湍流流动,混合与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环状射流与中心射流的速度比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时突扩燃烧室内湍流回流流场的变化,揭示了较大的射流速度比对突扩燃烧室内湍流混合与燃烧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68.
利用有限元和试验的方法对内径滚压成形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参考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了连接成形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有限元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连接件顺利通过耐压试验,证明连接件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和良好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269.
对小直径挤压式无扩口导管进行原材料性能、端头成形工艺、导管气压泄漏、地面保压、机上保压等试验与分析,并使用SPSS专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优化了小直径挤压式无扩口导管端头成形工艺参薮:试验工艺参数,解决了小直径挤压式无扩口导管经常温气、报废量大、机上保压时间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0.
基于N-S方程求解了包括引射流、加力燃烧室在内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外流一体化的流场,建立了考虑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作用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各层壁温分布的计算模型,包括隔热屏、喷管简体、外调节片三层结构.对某航空发动机进行了多工况计算,燃气的物性随压力、温度和油气比的变化采用了一系列精度较高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密度求解器求解包含引射流在内的轴对称收扩喷管内外流一体化的跨声速流场是成功的.隔热屏和收扩喷管筒体沿流向温度逐渐升高,喷管筒体壁温在喉部达到最大,在扩张段逐渐降低;收扩喷管外调节片壁温与收扩喷管简体的壁温变化规律相同,但是壁温最大值则位于喉部前某一位置.计算结果与经过试验验证程序的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