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3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66篇 |
航天技术 | 49篇 |
综合类 | 35篇 |
航天 | 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
临近空间飞行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克服传统飞艇和太阳能飞机尺寸大、抗风能力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升浮一体飞行器概念方案,并对其总体参数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以能量平衡分析为核心,建立了太阳能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推进系统等子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适合于该飞行器的总体参数设计方法,并对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升浮一体飞行器相对于传统飞艇,体积下降了53%,长度下降了22%,起飞重量下降了4%。相对于固定翼太阳能飞机,翼展下降了52%,机翼面积减小了56%,起飞重量下降了3.5%。该类飞行器总体参数对飞行速度非常敏感,飞行速度从30 m/s提高至40 m/s时,起飞重量增加约1倍,艇体体积增大77%。提高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螺旋桨效率可有效降低起飞重量,且升浮一体飞行器比传统飞艇对上述参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33.
评估一个组织的好坏,要凭数据说话。组织是为一定的利益需要组建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是对组织利益做出贡献的4个要素。管理对组织的输出可以起很大作用。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往往不止一项,而且还是不断增长的。管理者应制定组织的顶层设计(组织文化、愿景、目标、决策等)架构,改革……并强化单元对组织文化、愿景、目标的认同。 相似文献
34.
35.
陈巧雅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8,(2)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传统在用空管语音通信架构存在的问题,利用VOIP、RADIO-COUPLER等新技术、新设备,尝试搭建了一种新的语音通信架构。在新的架构下,空管通信系统之间无损共享语音信号,空管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36.
朴素的五层大楼,与其他研究相比略显陈旧的办公室,这一切很难与业界赫赫有名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一部")联系在一起.而当我们在楼道中与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不期而遇时,终于体会到这儿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在那些普通的办公室门上贴着一个个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名字:岑拯、贺祖明、荆木春、范瑞祥……从1958年4月2日创建至今,这个已有50年历史的一部被喻为"中国运载火箭总设计师的摇篮"--从这栋大楼里走出了11位两院院士,20多位型号两总,至今无一家科研单位可与之媲美. 相似文献
37.
建立了基于航空煤油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涡轮发动机(SOFC-GT)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比较了两种回热方式的重整装置以及不同涡轮布置位置时的系统性能变化,优选出最佳的混合动力系统架构。进一步分析了压气机压比、燃料利用率、燃油流量以及空气流量等运行参数对SOFC-GT混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点工况下,最佳混合动力系统的发电效率能达到45%,体现出良好的系统性能;当燃料利用率为0.82时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功率最高;随着燃油流量(0.051 1~0.058 4 mol/s)的增加,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均增加;而随着压气机压比(2.5~3.3)或者空气流量(37~44 mol/s)的增加,混合动力系统的效率和功率都减小。 相似文献
38.
在全面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苏联/俄罗斯中继卫星系统发展历史和现状给出了较为准确和明晰的描述,并从专业的角度对卫星星座、轨道位置、有效载荷及平台特性、服务范围和在轨运营等重要内容作出了技术评论。其结果对评价我国在这一领域中的成就和研发下一代卫星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固体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与燃烧室的匹配特性,以飞行马赫数为6、飞行高度为25km为设计点对发动机各部件进行初步设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进气道内收缩比的发动机模型.结果表明:在保持燃烧室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发动机推力与比冲随进气道内压缩比增大开始显著下降,随后小幅上升;在保持燃烧室入口面积扩张比不变的条件下,发动机总体性能随进气道内收缩比的增大而提高.在满足进气道起动与燃烧室火焰稳定的前提下,发动机设计应采用尽可能大的进气道内收缩比与尽可能小的燃烧室入口面积扩张比. 相似文献
40.
整机总体性能仿真是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全寿命周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70多年来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成果,梳理了各时期总体性能仿真的发展历程。从基本方法、模型精细化、求解算法和修正方法等角度,分析了国内外以部件级模型为代表的基于物理机理的总体性能仿真方法研究现状;探讨了以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在总体性能仿真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机载模型、机理-数据混合模型和多维度模型基本方法和主要成果。基于目前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认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总体性能仿真应向物理机理模型更精细化、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入和应用模型构建更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