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航空   30篇
综合类   49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思政课程“举旗定向”,课程思政“开疆拓土”,二者唯有目标一致、同向同行,才能共同完成立德树人总任务。目前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思政课程的核心引领价值彰显不足、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与目标要求存在差距,课程思政建设的制约因素仍未解决等问题。亟需通过发挥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坚持课程思政推进的实事求是原则,以思政课程为着力点,通过各类课程的相互配合,扩大思政育人的辐射范围,推动高等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2.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观,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重视,但是依然存在着生硬结合,内容零散等问题。本文依据工程认证的OBE教育理念的内涵,结合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尝试构建OBE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提出建议,为高校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3.
微课不是指用于微学习的微内容,而是指使用专业软件构建便于在线和移动学习的实际教学内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利用iSpring Suite软件制作微课,开展对材料成型专业英语的教学研究,并进一步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4.
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当前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文献检索课存在的问题既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5.
本文提出的慕课+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是将慕课课程碎片化的知识,通过教学设计——学生先学——师生交流——学生消化的程序,完整地消化吸收。设计了全新的网站架构,制作了适合翻转课堂需要的网上资源,并在2015级两个本科专业的八个教学班进行试点,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课程乃至专业课程教改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6.
我院中国籍教师和外籍教师共同担任听说课教学这一教学改革实践引出了我们对跨文化视野下飞行学生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的探讨。在分析中西文化区别之根本以及飞行学生听说课教材的特点后,外籍教师和中国籍教师在听说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很好地把语言教学与语言教学背后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飞行学生听说课教学。  相似文献   
37.
读书     
《今日民航》2011,(12):89-89
《男人赢在形象力》写给男人的形象礼仪指导这本书用最简单的说法教给大家一些很重要但是没那么玄乎的方法。也许你学不到全部,但是至少能了解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穿什么样的衣服,有性格和讲规矩不矛盾。如果我们做不到最好,那么这本书至少告诉大家,别往不堪的路上发足狂奔。  相似文献   
38.
39.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是新时代青年工作的战略性抓手;提升“大思政课”三重境界,是深入落实“双用”新要求的重要着力点。破解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同向发力难题,有必要优化顶层设计、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课程育人、深化红色资源运用实践育人、拓展网络思政空间网络育人、嫁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文化育人、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组织育人,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的思想方法整合力、理论教学感召力、实践教学穿透力、线上教学协同力、文化浸润粘合力、物质载体保障力。  相似文献   
40.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可以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果,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改革对于一流人才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虚拟仪器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教学大纲的制定中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实践环节中课程思政在工程实践中的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通过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和改革,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