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9篇
  免费   891篇
  国内免费   550篇
航空   3582篇
航天技术   1401篇
综合类   441篇
航天   120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快速开发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个在产品开发全周期内支持产品快速开发的工程体系———快速开发工程 ,论述了产品快速开发工程的技术平台和关键技术 ,提出了快速开发工程的网络化协同模式。针对汽车车身开发这一具体的工程领域 ,介绍了车身快速开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基于RP/RT技术的板料成形模具快速制造系统  相似文献   
54.
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角度提出精益生产(LP)企业应重视学习、加强合作、具备快速应变能力并应进行绿色生产,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相似文献   
55.
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涉及控制、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等多个分系统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设计,虚拟样机技术从建模和仿真分析等多个方面为协同设计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上的支持,而快速原型设计是基于虚拟样机的,快速生成物理样机的一种技术,可以看作是我国现阶段虚拟样机技术应用的一个廉价快速的替代方案。介绍了快速原型设计的概念,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快速原型设计,讨论了与其有关的设计仿真软件、关键技术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6.
论述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机载电子设备支援系统和航空电子设备地面支援系统;描述了航空电子设备支援系统的关键环节─备件保障。最后探讨了航空电子系统技术的发展─开放式系统结构(OSA)和COTS对航空电子设备支援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环形叶栅内利用非定常激励减少分离区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在环形扩压叶栅内利用非定常激励减少分离区损失的实验研究成果。在测得各个工况下环形叶栅的分离旋涡频谱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施加声激励的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扩压环形叶栅内流动与非定常扰动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证实了一定条件下的非定常扰动能促使叶栅分离区的减小,从而降低总压损失,达到提高气动性能的目的。分别从激励频率和强度的角度出发,探索了影响激励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8.
叶轮机械三维粘性动静叶干涉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发展了 1套模拟叶轮机械三维粘性动静叶干涉的数值方法。在成熟的空间离散方法基础上 ,提出了 1种高效的双时间步隐式时间推进方法 ,并构造了一种保证守恒的动静叶交界面处的数值通量计算方法。本文对某三维亚音速涡轮的动静叶干涉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9.
本文通过“原始”叶栅 (即常规的直叶片叶栅 )、“前掠”叶栅、“端弯”叶栅和“掠弯”叶栅等四套大弯角叶栅的对比试验 ,研究端“前掠”、端“增弯”和端“掠弯”对流场的影响。其中 ,端“掠弯”是本文新创的一种端壁流控制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作为前掠和增弯的结合体—“掠弯”叶栅 ,具有端“前掠”和端“增弯”对流场影响的双重特征。  相似文献   
60.
一个扩压叶栅角区流向涡的物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燕平  陈芳 《航空学报》1989,10(2):36-43
 本文采用烟显示和三维流场测量的方法,研究扩压叶栅角涡的物理模式。试验结果揭示了角涡发生、发展程中的流动形态和结构特点,以及角涡与叶面附面层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在这个物理模式的基础上讨论了角涡引起高流动损失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