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1582篇
航天技术   294篇
综合类   230篇
航天   12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舱外活动期间的工作速率或能量利用率是衡量生保系统的主要因素,同时它也可用来估量EVA的难易程度以及乘员肌肉中能量的消耗。从1983年STS-6任务的第一次出舱,我们已经执行了59人次EVA,共计341人时。在每次EVA中对能量利用率都要进行测量。每次EVA的代谢率通过氧气的利用量进行测量,该数据经过航天服泄露的修正。1981~1987年,EVA全程或EVA大半程的平均数据均可获得。自1987年以来,在EVA活动中每隔2min测量1次EVA的氧气利用量。航天飞机的平均代谢率为194kcal/h,这比“阿波罗”和天空实验室任务期间的代谢率要低很多。峰值率低丁设计水平,在任务期间很少达到,时间也很短。这说明任务中的能量消耗和训练程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八部加快推进设计、试验规范的编制进度和应用的做法,即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分析原因、确认要因;制定对策、实现目标;采取措施、巩固成果等,并对巩固成果与规范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3.
2004年,新疆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室适应新形势,准确定位,为用户提供了及时、准确、优质的预报服务。在天气比往年复杂的情况下,重要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4.7%,超过了2004年全年安全工作指标75%和“空管安全管理年”活动的目标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预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994.
2006年1月10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会2006年工作会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逸夫科技楼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庄逢甘院士,学报副主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马兴瑞副总经理、张履谦院士、屠善澄院士、余梦伦院士,常务编委、科技集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21基地赵军副司令员等编委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995.
世界最大推力电动振动台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4):379-379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自主研发的70 t超大推力电动振动台在天津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顺利完成了测试工作,其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力为国外现有最大推力35 t振动台的2倍,成为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电动振动台。  相似文献   
996.
建立完整的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标准化是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标准代表了技术力量,也代表了经济效益,一种新技术要想走上持续高效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相对完善的技术及应用标准体系作为基础,卫星导航系统亦是如此。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涉及卫星导航应用的相关国际机构和标准化组织也非常多。如: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997.
星载微波散射计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分辨率和短周期测量海洋表面风场矢量的有源微波遥感器,这一能力已在美国Seasat-1[1]、欧空局ERS-1/2[1]、日本ADEOS-1/2[1]、中国HY-2等卫星装载的微波散射计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双波段、扇形波束圆锥扫描星载微波散射计是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星载微波散射计,具有测风范围大、测量精度高的优点。文章简要分析了该微波散射计的工作原理、总体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及初步性能评估等。  相似文献   
998.
飞行器在大气中飞行时经历严酷的力热环境,结构动力学问题显著,而模态特性是分析这些问题的重要输入。传统地面模态试验很难准确模拟飞行环境,而工作模态分析技术能够得到飞行器实际飞行中的模态参数。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工作模态分析技术的背景和发展现状,说明了PolyMAX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对飞行器飞行试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采用PolyMAX法成功识别出该飞行器的模态参数,并进行了模态验证。  相似文献   
999.
洪雷 《航天器工程》2015,24(3):125-130
为了使太阳电池阵模拟器更真实地模拟卫星太阳电池阵在轨工作请况,首先,设计了一种易于工程实现的太阳电池阵模拟器硬件系统结构,同时为实现最大功率点运行,设计了卫星负载变换电路来实现卫星负载与太阳电池阵模拟器的阻抗匹配。其次,总结了太阳电池阵模拟器与卫星负载组成的系统的3种特性、6种工作点,分析了3种特性下系统工作点的建立过程。最后,采用太阳电池阵模拟器和卫星负载模拟器(电子负载)分别对3种特性下的系统工作模式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了系统设计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设计与分析方法已在多套太阳电池阵模拟器中得到应用,使太阳电池阵模拟器与卫星组成的系统性能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00.
2016年4月6日,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成功发射。它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也是单次搭载空间实验项目最多的卫星,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空间实验研究。实践十号卫星在轨飞行15天,其工作时间与电池的电量有关。该卫星没有安装太阳电池翼,以免产生振动而影响科学实验。其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卫星留轨舱和回收舱,结合"促进我国空间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这一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开展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