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304篇
航空   2488篇
航天技术   459篇
综合类   245篇
航天   12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陶瓷纤维梯度增强活塞的梯度方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功能梯度材料零件具有单质材料零件无法比拟的理化性能优势,然而由于材料分布复杂以及对功能梯度材料本身性能研究不充分,使性能分析存在很多困难。论文应用复合材料热性能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分析陶瓷纤维梯度增强活塞(材料梯度方程的参数不同)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陶瓷纤维梯度层可以明显改变活塞温度分布,缓和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在陶瓷纤维增强层与活塞本体交界处产生的应力。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出温度峰值、整体应力峰值和层间应力峰值与方程系数之间的曲线,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62.
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和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真  杨胜春  陈普会 《航空学报》2007,28(3):561-566
 从复合材料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的概念和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性能出发,讨论按NASA标准得到的CAI值与它们的关系,指出传统的CAI值不能充分反映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冲击性能,且与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无任何联系。在对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要求和作者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应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两方面。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存在拐点现象,在对拐点附近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机理研究基础上,建议用拐点附近的性能建立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的评定体系,即可以用表面层在冲击下保持其完整性的最大能力(最大接触力)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韧性);用出现拐点后基本不变的压缩强度(破坏应变)门槛值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容限。  相似文献   
263.
The study is a first attempt to prepare bulk NiTi/NiTi shape memory alloy (SMA) laminates with a macroscopic heterogeneous composition by explosive welding and investigate their microstructures and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After explosive weld- ing, a perfect interfacial bonding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and a reversible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are realized in the tandem. Results show achievement of a fine granular structure 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microhardness near the welding interface because of the excessive cold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high impact velocity during the explosive welding. Meanwhile, the effects of ag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lded tandem are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and subject to discussion. The trans- formation temperatures of NiTi/NiTi SMAs increase with the rise of the aging temperatu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e shape memory properties of NiTi/NiTi SMA fabricated by explosive welding can be improved by optimizing the ag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264.
太赫兹超材料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太赫兹波段高效响应的天然材料较为有限,制约了太赫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超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人工合成电磁材料,可以通过其晶格单元形状、结构以及关键尺寸的设计实现人工电磁材料宏观电磁响应的调节,在太赫兹功能器件研制以及太赫兹波有效调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总结了太赫兹超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遇到的问题,概括了近十年来太赫兹超材料...  相似文献   
265.
通过梳理民机产品所用材料的适航批准方式,综述民机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和技术发展现状,解析中国民用适航规章中对民用飞机、发动机、直升机等民机产品用材料的2X.603、2X.613和33.15等直接相关条款要求,结合已取得型号合格证民用飞机和直升机材料符合性验证技术发展实际,阐明相应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和验证技术。材料适航符合性验证中,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标准(规范)是材料符合性验证的核心,随型号批准的材料主要采用MOC1、MOC2、MOC4方法进行适航符合性验证。面向未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材料的应用,材料自主验证技术和能力的建设,是实现先进民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6.
高功率微波对电子设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功率微波能够破坏依靠电信号工作的系统,在现代化战争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简要介绍了高功率微波辐射效应及其等级分类,进一步阐述了高功率微波对电子设备或电气装置的破坏效应,着重列举了高功率微波对不同电子设备的破坏阀值.  相似文献   
267.
航天器密封舱湿度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航天器湿度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其中包括吸湿材料、可再生除湿装置和调湿涂层等被动湿度控制技术与冷凝干燥器、主动湿度控制技术,最后总结得出了航天器湿度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8.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微波无线功率传输中高效率双线极化整流天线设计。通过双线极化天线、微带正交耦合器以及整流器集成一体化,线极化入射电磁波将按照极化偏转角分解为水平极化以及垂直极化分量,经由微带正交耦合器完成非均衡至均衡功率再分配机制,满足高效率微波至直流整流器输入功率需求。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验证所提出的双线极化整流天线在任意极化偏转角下仍能保持高效率稳定直流电压输出,满足高性能微波无线功率传输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69.
2012年6月13日和15日,标乐金相制备技术巡回研讨会在上海和北京两地举办。本次技术研讨会特邀标乐技术专家Mike Keeble、标乐亚太区总经理Rene Hoe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谢希文教授和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热处理学会会长骊剑教授作为演讲嘉宾,针对金属材料制备技术,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常  相似文献   
270.
为研究含能材料变泊松比粘弹力学行为,基于热流变简单材料假设,建立了一种采用时间相关泊松比的三维热粘弹性本构方程;利用积分算法对该本构进行数值离散,给出了相应的应力更新方法;基于Abaqus软件UMAT接口技术编制了相应材料子程序,完成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数值解与对应解析解吻合良好,并通过了合理性算例验证,分析方法及算法程序有效,可为后续三维装药精细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支持;粘弹材料泊松比具有时间相关性,其较小变化对计算结果影响显著,尤其是在短时加载或状态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