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461篇
航天技术   304篇
综合类   95篇
航天   5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原位光固化复合材料纤维铺放制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整紫外光参数和铺放速度参数,制备了相应的NOL环测试件和层合板样件。研究结果表明紫外光原位固化纤维铺放制造工艺是可行的。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良等优点。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使用,各种高效低成本的制造方法也不断出现。如纤维铺放成型技术、树脂  相似文献   
52.
给出了双层微波吸收涂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双层结构涂层的吸波性能明显优于单层,特别是能明显增加带宽。  相似文献   
53.
超细金属粉微波电磁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两类超细铁粉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其微波吸收性能进行了探索,指出超细铁粉存在自由电子吸波与磁损耗两种机制。研究结果还表明:超细铁粉的形貌、微观结构、粒径及其分布与超细铁粉在粘结剂中的分散状态对其微波电磁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新型导电聚合物微波吸收剂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55.
王略  章仲安 《航空学报》1995,16(6):692-695
 在鸭式布局的基础上 ,对飞行器各部件及部件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外形隐身设计。对初步形成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改变机身头部形状和立尾配置等进行 RCS优化。给出了飞行器各种状态下的 RCS平均值和迎头± 45°区内的 RCS值。测试结果表明 ,尖头机身、 30°双立尾 (立尾与垂直平面成± 30°角 )的鸭翼 -翼身融合体的 RCS值最小。对 RCS优化后的外形 ,风洞测力试验表明其气动性能也较好 (最大升阻比达到 8,失速迎角超过 2 6°)  相似文献   
56.
微波等离子推进器性能预示的工程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微波等离子推进器提出一种快速性能预估的工程算法。假设谐振腔内的工质参数均匀、气体与微波之间的能量耦合良好、喷管内流动为一维管流,利用等离子体的等温模型可以快速地对微波等离子推进器性能进行估算。采用可变节点划分方法处理喷管流场,避免了喉部奇点。计算给出一系列不同输入微波功率、工质流量及放电管内压强条件下合理的发动机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57.
微波天线和馈源系统的圆极化测量轴比与测试方法、测试附件的传输及反射特性有关,本文讨论了失配微波系统的圆极化轴比测量精度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并针对工程中常见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58.
杜林  王晓宇  孙晓峰 《航空学报》2006,27(6):1068-1072
基于航空发动机短舱声学设计的需要,发展一种与以往工作不同的有限长管道声学模型声场的计算方法——直接边界元和传递单元法相结合。本方法对管道内部几何条件和声衬的敷设情况有更少的限制,可以很好地用于分段声衬的优化设计,并且提供求解有限长变截面管道声学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59.
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方案对比试验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来流马赫数2、总温840K的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扩张型燃烧室的冷启动工况下,对凹腔上游的煤油横向射流喷雾的三种点火方案(热射流点火、乙烯引导点火、凹腔内局部补氧点火)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采用高速相机拍摄了不同点火方式下的初始火焰生成和发展过程,对比分析了各种点火方案的点火接力过程和压力响应特点.试验研究表明,热射流火焰和喷雾下游掺混燃烧后通过火焰逆传形成凹腔驻留火焰,室压受热射流供应及其与喷雾作用的非定常特性的影响较大;乙烯引导点火受乙烯燃烧强度的影响,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由于生成的乙烯火焰较弱,易被煤油喷雾浇熄,旨在凹腔内形成接力火焰的点火方法未能实现乙烯引导的成功点火;在凹腔内局部补氧能够改善煤油喷雾的点火性能,点火接力过程过渡平稳.  相似文献   
60.
低声爆静音锥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强  宋笔锋  李占科 《航空学报》2013,34(5):1009-1017
 声爆精确预测及低声爆设计方法已成为新一代军民用超声速飞机研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波形参数法以及MARK-VII方法构建了高精度声爆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低声爆静音锥的设计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静音锥的设计存在临界长度,静音锥长度小于临界长度时,静音锥产生的激波在传播过程中与机头弓形激波合并,静音锥无法起到降低声爆的作用;静音锥长度大于临界长度时,声爆水平也会略有上升。静音锥临界长度随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根据实际飞行状态采用可伸缩设计,达到最佳的低声爆效果。多级静音锥利用多道弱激波取代机头强弓形激波,其声爆水平较单级静音锥也更低,同样,多级静音锥每一级的长度也要达到临界长度。不同静音锥头部形状产生的脱体激波形状不同,脱体距离也不同,导致阻力系数以及静音锥壁面温度有所不同,但静音锥头部形状对远场声爆信号的影响并不明显。采用静音锥的低声爆方案与原始方案比较,声爆水平得到大幅降低,阻力系数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