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2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270篇
航空   2141篇
航天技术   600篇
综合类   257篇
航天   88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王子豪  梁国柱 《推进技术》2022,43(5):216-227
微通道换热器由于换热系数高、质量小等优点,在微电子系统与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截至目前人们对微通道内流体的流动与换热特性仍知之甚少.本文针对平行平板式微通道,在连续介质区、低马赫数以及粘性热可忽略的情形下,采用分离变量法导出并简化了均匀热流边界条件下变物性气体的二维层流流动与换热过程的控制方程,进而计算得...  相似文献   
922.
当前复合材料已成为飞机结构最主要的材料之一,然而我国复合材料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典型特征是复合材料用量占比较低。和金属结构相比,连接是复合材料结构制造与装配的薄弱环节,复合材料各向异性、脆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连接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复合材料结构采用铆接对于飞机减重、控制制造成本具有积极作用,但复合材料铆接易产生损伤,限制了其在关键连接部位应用。对航空复合材料结构铆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铆接工艺及方法、复材铆接结构形式和复材铆接所用紧固件;指出铆接过程中复合材料产生损伤的3个主要方面:制孔过程的损伤,铆接过程复合材料结构表面承受的冲击损伤,以及镦头成形、钉杆膨胀时对复合材料的挤压损伤;重点针对安装过程对复合材料造成的冲击损伤、铆钉膨胀对复合材料造成的挤压损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减小钉杆膨胀对复材的挤压程度、对复合材料采取保护措施两个方面入手;对比研究结论认为,制定合理的工艺规范、采用先进的铆接工艺方法和重视垫圈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复材铆接损伤、提高复材铆接质量。最后,对复合材料铆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3.
碳泡沫存在力学性能较差等问题,为改善其综合性能,以航空领域的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改性酚醛树脂为碳源,空心碳质微球为分散相,硼酸镁晶须(Mg2B2O5w)为增强相,通过压塑成型–碳化工艺制备了碳微球/Mg2B2O5w混杂增强碳泡沫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碳质微球与不同质量分数的Mg2B2O5w混杂增强下碳泡沫的力学性能、热氧化性能和电磁屏蔽特性。结果表明,受压过程中,Mg2B2O5w起到裂纹偏转作用和弯弓效应,增加了裂纹扩展路径,Mg2B2O5w与空心碳微球协同作用,提高了碳泡沫复合材料的抗压缩性能;当Mg2B2O5w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达11.8 MPa,较纯...  相似文献   
924.
    
针对低空风切变风场特点,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建立微下击暴流和低空急流2种典型低空风切变的工程化模型,以外弹道理论为基础,将风场模型与火箭弹6自由度刚体弹道模型相结合。以某型尾翼火箭弹为例,研究分析了火箭弹在主动段分别受到2种低空风切变影响下的弹道特性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微下击暴流和低空急流对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射程、侧偏、落速及攻角特性均有影响;相比于微下击暴流,低空急流对弹箭弹道特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提高风切变风场的强度和尺度,均会增大对火箭弹弹道特性的影响程度,且风场强度是决定风切变对火箭弹弹道特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5.
某离心叶轮改型气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离心压气机实施改型气动设计与数值模拟,以达到其“效率提高不低于2%”的性能指标。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改型离心叶轮达到或超过了性能指标要求,可为类似的叶轮机改型气动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6.
针对量化噪声对微机电陀螺输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抖动信号注入的量化噪声抑制技术。通过引入与陀螺模态无关的正弦抖动信号并择取合适的抖动信号幅值,降低了量化噪声在陀螺工作频率处的能量,有效地抑制了陀螺零偏输出中的量化噪声。该方法在蜂巢式微机电陀螺上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抖动信号后,系统零偏稳定性提升了3倍,从0.24(°)/h减小至0.08(°)/h,角度随机游走(ARW)从0.0096(°)/h1/2提升至0.0039(°)/h1/2,零偏不稳定性由0.05(°)/h提升至0.006(°)/h。实验效果证明了抖动信号注入技术抑制陀螺噪声的可行性,该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类似的陀螺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927.
空间机械臂维修性对机械臂可靠性和长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研究国际空间站机械臂在轨维护维修任务和关节产品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空间站机械臂特点,设计了一种四方协同作业3次出舱的机械臂关节维修方案,通过搭建虚拟维修仿真平台开展了维修仿真验证,完成了模拟维修场景下机械臂关节的维修试验,充分验证了机械臂关节维修的可操作性、可达性、可视性、安全性和流程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8.
针对窄频差硅基环形波动陀螺动态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环节(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inertial element, PID-IE)的串联式相位校正检测闭环系统控制器。以硅微机械陀螺仪结构运动方程为基础建立了理想的窄频差U形弹性梁硅基环形波动陀螺仪的系统模型。通过对环形陀螺开环工作状态下的系统模型及其外围电路的传递函数和波特图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PID-IE的检测闭环系统控制器。通过对其系统模型及外围电路时域仿真,验证了该检测闭环控制系统的可行性,通过仿真发现,加入该控制器后的陀螺输出稳定时间减少了50%,陀螺检测位移输出减小了2个数量级,基本实现了该陀螺的检测位移抑制。在模拟电路中实现了该检测闭环控制系统后,通过实验测试了陀螺检测闭环控制前后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实现闭环控制后,陀螺输出稳定时间约为0.15 s,陀螺检测位移在闭环工作状态下比开环工作状态减小了97%,陀螺的标度因数比检测开环提高了10倍,零偏及零偏不稳定性与检测开环相比分别提升了3倍和8倍,且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带宽比开环工作带宽提高了30倍...  相似文献   
929.
Y波导器件的调制非线性引起波形斜度误差,进而影响光纤陀螺标度因数性能,特别是小角速率下的测量精度.重点分析了由Y波导调制非线性引起的波形斜度误差及其对小角速率下光纤陀螺性能影响的机理,并通过抑制Y波导器件高阶非线性电光效应减小波形斜度误差.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减小波形斜度误差能够有效抑制小角速率与大角速率标度因数差异,可...  相似文献   
930.
为了验证机械助力飞行操纵系统的功能性能满足使用要求,文中详细说明了在工程研制及适航审定过程中应开展的试验项目.特别地结合国内某重点型号民用运输类飞机的研制,详细描述铁鸟试验任务要求,包括试验设备的要求及通过解决现有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得到的试验注意要点.通过已完成的铁鸟试验,实现了型号飞机飞行操纵系统的前期验证,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