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159篇
航空   936篇
航天技术   298篇
综合类   164篇
航天   4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利用micro-PIV和CFD数值模拟研究水力直径为220μm正方形截面弯曲微槽道中的流动特性.实验中利用micro-PIV测量了槽道中5个不同深度流场,雷诺数为Re=42,91和239.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相吻合,弯曲的微槽道不同截面处存在由二次流诱发的Dean涡,并随Dean数的增加,涡结构更加复杂;Dean涡对截面内两种液体接触面会产生影响,所以可以通过利用Dean涡的发展加强微管道中的混合.  相似文献   
162.
新型热管冷板传热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解决阵列行波管的多热源、高热流散热问题.研制了基于其安装空间尺寸的热管冷板散热装置。热管由8根竖直圆管、冷凝段连通管和蒸发段连通孔组成,其蒸发段嵌入冷板内部,冷凝段伸入冷却水套。试验研究时,在冷板的两个大表面(正反面)各贴上8个电加热片模拟阵列行波管生热,冷板导出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热管冷板传热性能和壁面均温性能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3.
梯形截面微管道内流场的PIV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micro-PIV系统测量了去离子水在水力直径为237μm,长度为31mm的梯形截面微管道内的流场结构,得到了不同雷诺数下沿流动方向不同位置微管道中间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相应雷诺数下三维梯形截面微管道内的速度分布。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实验中的梯形截面微管道内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发生在Re=1500~1800左右,实验中充分发展段长度Le。微管道水力直径Dk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可由公式Le/Dk=(0.08~0.085)船表示。  相似文献   
164.
介绍了微压力校准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对该校准装置在表压模式下工作时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165.
在应用模糊逻辑建模与辨识方法建立微下击暴流风切变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恒定俯仰姿态改出微下击暴流的飞行引导策略,提出了一种改出微下击暴流风切变的模糊反馈控制系统,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该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飞机穿越微下击暴流风场的动态特性;采用模糊逻辑控制器,可使得飞机在穿越微下击暴流风场时具有较好的改出性能;另外,遗传算法的应用对已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改善了飞机穿越微下击暴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6.
显微PIV系统可用于流体微观层次以及微流体流动的测量,可获得流体速度的场信息以及其中颗粒的场信息。本文主要介绍显微PIV系统所涉及的显微图像获取技术以及图像处理算法。该系统由硬件与相应软件系统组成。其中,硬件主要包括放大倍数为1000倍的光学显微镜以及最大拍摄速度为10000帧/秒的高速摄像系统;IMPACT软件为自行开发的基于C++系统的面向对象程序,其中内嵌多种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通过对尺寸为1μm颗粒运动的测量,对不同数据处理算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显微PIV系统可有效获得微观流体流动的图像并可准确进行数据的处理,该系统完全可用于微观流体流动的测量。  相似文献   
167.
试验研究了不同风量下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内部结构的变化对其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出口前的分流板后,蒸发器在实验风量下的制冷能力比原蒸发器提高了9.59%~10.56%,而阻力损失减小了12.5%左右,其性能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大两流程连接处的流通面积后,蒸发器内的压力降几乎无变化,但制冷能力明显减小,蒸发器性能下降。增大集流管内部的流通面积时,由于流通面积的位置不同,对蒸发器性能的影响也不同,在保证制冷剂流量分配均匀性不降低的前提下,增大流通面积可以减小蒸发器内的流动阻力,提高制冷能力。  相似文献   
168.
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cBN)是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比金刚石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胜任铁系金属的加工。本文在YG6硬质合金上基于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开展cBN涂层的制备研究。本文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制备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Micro/nanocrystalline diamond,M/NCD),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中制备cBN涂层,并对M/NCD与cBN涂层进行了成分、微观形貌与结合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硬质合金基体上,M/NCD过渡层的结合性能明显优于NCD过渡层。磁控溅射制备cBN涂层过程中,存在适合cBN沉积的衬底偏压阈值,过高或过低的衬底偏压均不利于cBN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9.
微灌滴头平角齿形微通道流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icro-PIV技术,以边长800μm方形截面平角齿形微灌滴头内流微通道为对象,对微通道内流体运动进行了测量。实验使用10x显微物镜、14位灰阶PCO1600相机、3μm荧光示踪粒子和仅允许610nm红光透过的滤光镜相配合、获取了清晰的粒子图像,解决了相机与PIV系统的匹配问题,提高了图像信噪比。在图像处理中使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消除示踪粒子的布朗运动影响,运用系综互相关算法获取流场速度分布和流线图。实验发现微通道内各齿间流动结构基本一致,即通道内流充分发展后是一种周期性流动;通道顶角和转角内侧存在低速涡旋区,其涡旋结构和尺度随时间和Re变化而变化;颗粒在低速涡旋区易发生沉积,是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0.
小卫星及其星座的智能自主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卫星及其星座技术的发展 ,卫星系统的测控和运行管理模式将由地面遥测遥控方式向智能化自主方式发展。文中系统深入地分析了小卫星及其星座技术的特点和主流发展趋势 ,讨论了对小卫星及其星座实施智能自主控制的必要性、优越性等方面的问题 ,给出了一种将多Agent系统技术与混杂控制系统理论方法相结合 ,以综合集成方式实现的具有高度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智能自主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论述了可行的优化策略与技术实现途径。最后 ,按照文中提出的智能自主控制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相应的控制策略 ,针对小卫星编队构形自主保持的智能控制问题 ,给出了计算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