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305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微型飞行器测量天平设计与风洞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梁式、四梁式结构分别设计了用于测量微型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单分量、二分量和三分量应变天平4台.通过天平的地面静态校准给出了每台天平的使用公式,在专门设计建造的微型飞行器实验装置中,用软模型、硬模型、翼型进行了模型静态气动性能试验,用微型扑翼飞行器进行了单分量和二分量天平动态吹风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平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和灵敏度,试验曲线光滑连续,实验数据可靠,为微型飞行器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502.
控制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涡流发生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微型涡流发生器控制超临界翼型附面层分离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在低速风洞中研究了微型涡流发生器弦向位置和安装偏角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梯形涡流发生器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的控制主要起减阻作用;其弦向最佳位置在分离线前约4倍涡流发生器高度之间;最佳安装角为35°。  相似文献   
503.
针对微型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微型无人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微型无人机典型研究项目及研究成果。然后,从机载设备微型化、低雷诺数气动设计和复杂环境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三个方面总结了关键技术研究现状。最后,对微型无人机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微型无人机在机载设备微型化方面已有一定进展,但机载设备综合化和通用化程度还有待提高;在低雷诺数气动设计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究微型仿生无人飞行器高升力、长续航、低噪声和跨介质飞行机制;在复杂环境自主导航与避障方面需提高算法的环境通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04.
本文围绕“实用化”这一主题对低速条件下常用的壁面切应力测量方法进行综述。实用化壁面切应力测量技术指的是能够方便、可靠、经济地测量运载工具局部摩阻的方法。具体包括天平法、近壁速度法、普莱斯顿管法、图像法、热膜法等。在实用化过程中,现有的测量方法展现出各自的优缺点,其中缺点包括:不便于安装、使用与维护;传感器对运载工具姿态、振动、加速度、温度变化等因素有过大的响应;传感器无法标定或标定结果不唯一;传感器结构强度弱、易损坏、易被污染或易氧化变性;传感器昂贵导致无法实现大规模部署,等等。这些缺点限制了实际应用。本文分析了多种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介绍了应用案例,并评估了实用化潜力。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型双层热膜摩阻测量技术。该技术利用一种具有上、下两层金属膜的双层“三明治”热膜传感器测量壁面切应力,两层热膜在相同的温度下协同工作,这样下层热膜“封堵”了上层热膜产生的热量,使其仅传给流体,进而解决了困扰该技术发展的热损失问题。该方法可根据上层热膜的发热量直接计算壁面切应力的大小,这一“免标定”特性提高了测量的便利性及可靠性,令其具有良好的实用化前景。  相似文献   
505.
针对航天器姿态跟踪问题,建立了基于误差四元数的姿态控制系统二阶数学模型。基于现代控制理论,通过设计四元数状态反馈控制器对姿态控制系统的极点进行配置,实现航天器姿态的稳定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状态反馈控制器能够实现微型航天器的高精度姿态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