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305篇
航天技术   51篇
综合类   55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微型涡喷发动机燃烧室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聪  方蜀州  张平 《推进技术》2008,29(5):513-518
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Micro-turbine engine)燃烧室具有传热损失大及燃烧驻留时间短的特点。为了给微型燃烧室定型提供数据参考,对设计的微型环形燃烧室中的稳态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入口边界参数采用等熵数值计算结果,喷雾性能参数通过试验获得,考虑了湍流化学反应、热辐射、液滴的蒸发及二次雾化等情况,得到燃烧室稳态工作时的速度场、温度场及浓度分布,计算结果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燃烧室的实际燃烧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室设计合理,燃料可以充分燃烧,各项性能参数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能够为燃烧室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382.
微型飞行器航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型飞行器(MAV)低雷诺数条件下续航时间不足的问题,推导了适用于电动推进飞行器的航时计算公式,并提出为实现航时优化的动力系统规划方法。通过初步实验,验证了航时优化理论的正确性,通过规划延长了航时。  相似文献   
383.
转子永磁体充磁角度偏差导致的不平衡磁拉力对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用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很大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别在不考虑转子偏心和考虑转子偏心的情况下,对由充磁角度偏差导致的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不平衡磁拉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将不平衡磁拉力的计算结果作为载荷,获得了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空气轴承-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及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转子系统在740 Hz附近发生共振,共振幅值随着转子磁芯充磁偏差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要保证转子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需要将磁芯的充磁角度偏差限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384.
微型飞行器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型飞行器是集航空设计、航空制造、微机械、电子、高性能数字计算机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系统。本文从微型飞行器的独特优势和发展趋势出发,论述了微型飞行器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结合国际上目前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微型飞行器的主要技术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385.
微型飞行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微型飞行器(MAV)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问题。简述了目前国内外微型飞行器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微型飞行器亟待解决的几项关键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对微型飞行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6.
葛国华 《推进技术》1998,19(4):7-10
介绍了本所研制的微型变轨发动机,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双组元差动式电磁阀、层板喷注器、C/C推力室以及喷注器与推力室的焊接联接。试车表明,该发动机性能稳定、工作可靠,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87.
刘晶  汪超  谢鹏  周超英 《航空学报》2020,41(9):223678-223678
仿昆虫微型扑翼飞行器(FW-MAN)可以模仿昆虫悬停、垂直起飞以及侧飞等飞行姿态,从而适应复杂多障碍环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功设计研制了一款重23.8 g,翼展18 cm,扑动幅值180°,扑动频率可达22 Hz的可垂直起飞的仿昆虫微型扑翼飞行器。采用曲柄摇杆与滑轮的组合机构作为样机扑动机构以解决原有样机扑动方案存在高摩擦及结构复杂等问题,样机翅翼设计为具有扭转角度的柔性翅翼从而使样机具有更高的气动效率。考虑到现有的姿态调节机制存在增加机构复杂度问题,基于翅翼扭转的姿态调节机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调节机构,并搭建了样机气动力测量平台和姿态调节平台。气动升力与姿态力矩测量结果表明,样机翅翼可提供足够升力,姿态调节机制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选取PD (Proportional Differential)控制律作为样机控制方式,为解决参数调定耗时及直接试飞样机不易观察控制效果问题,基于姿态调节平台获取了初始控制参数,然后对样机进行了多次试飞实验,并多次调定参数,最终实现了样机稳定垂直起飞。  相似文献   
388.
控制超临界翼型边界层分离的微型涡流发生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任意曲线坐标系下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对接拼接网格技术和多重网格加速收敛技术,对安装有叶片式微型涡流发生器的超临界机翼翼身组合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微型涡流发生器的高度和弦向安装位置对超临界机翼附面层流动控制的机理以及对超临界机翼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89.
建立了适当的三维仿鸟柔性扑翼模型,并以配平重力和平衡阻力为条件,数值计算了它的低雷诺数非定常流场.研究揭示了翼面初始扭转角度、动态俯仰幅度等重要设计参数与飞行性能的关系,表明扑翼平面的初始扭转程度、扑翼柔性材料的选择以及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对扑翼机的成功飞行至关重要.研究分析了仿鸟扑翼的流场涡结构、升力推力产生原理,下扑过程附着上翼面的前缘涡是升力产生的重要机制.对扑翼气动功率的比较分析也发现,人造扑翼机需要的气动功率明显高出同等大小的鸟类,在效率方面尚不及扑翼飞行生物.  相似文献   
390.
双翼微型飞行器水平阵风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南航非定常风洞内,研究了一种双翼微型飞行器在水平阵风作用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变化,给出了模型迎角变化、风速脉动频率变化对微型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来流减速和加速过程中,模型上的气动力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在迎角较大的情况下;同时随着风速脉动频率的增大,升力系数的增加也很明显.分析认为由于翼面上的不同流态对风速脉动的响应不同,导致了翼面上流动结构的变化,从而使微型飞行器的升力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