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2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航空   5578篇
航天技术   1137篇
综合类   575篇
航天   285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465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815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373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激光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70年代大功率激光器件诞生以来,已形成了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激光表面处理、激光合金化、激光熔覆、激光快速原型制造、金属零件激光直接成形、激光刻槽、激光标记、激光掺杂等十几种应用工艺。  相似文献   
982.
介绍了面向下一代运载火箭分布式模块化电子系统(DIMA)的集成技术及系统架构。针对下一代运载火箭复杂电子系统的特点,按照系统集成的路线,对系统设计目标、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系统抽象机制、系统综合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根据电气系统功能获得系统需求,采用功能抽象和层次抽象定义系统抽象模型,提取出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子功能模块,并对模块的属性、交换关系、时序约束关系等进行定义;然后采用可视化表征方法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利用系统综合技术实现了从系统功能到硬件资源的映射,从而给出了集成控制单元和模块的种类;随后采用分时分区的设计理念对系统节点分区划分方案及容错架构进行了定义,并对分区操作系统的调度模型和交换式的数据交互网络进行了论述,最终给出了系统软硬件架构。  相似文献   
983.
空间粉尘携带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量信息,从星系起源到行星系演化,甚至携带了生命起源的基本物质。空间粉尘环境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了解深空环境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空间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科学载荷技术的发展,粉尘环境探测器能力也逐渐由单纯记录事件向记录粉尘物化特征扩展。文章综述了目前已经开展的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项目,并以高速撞击效应为切入点讨论了以光学、应力及声波、电学测量、原位捕获与返回检测等技术手段为主的空间粉尘探测技术,指出未来随着深空探测项目的开展和探测对象的扩大,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需求会推动具有复合功能、低质量功耗、高精度的探测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84.
98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2):F0003-F000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专业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拟于2012年9月召开学术交流会。会议将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民用航天、运载、武器装备等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展关于环境分析模拟试验与可靠性技术在型号中的应用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986.
陈立 《中国航天》2012,(7):23-24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牵动国人心弦。对比去年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人"。因为涉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发射神九的改进型长二F运载火箭上的逃逸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运载火箭发射是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作为救生装置,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系统将完成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情况,它可以带走飞船,帮助航天员逃离危险区。而在这个过程中,逃逸系统要力挽狂澜,就得仰仗拥有极高安全可靠性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逃逸固体发动机。  相似文献   
987.
杨雯 《中国航天》2012,(7):53-54
2012年6月,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5所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天宫与神九精准导引,圆满完成了"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的神圣使命。这是继2011年11月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微波雷达不负众望,再让"太空之吻"画面完美定格。25所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是实施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单机,为交会对接提供距离、速度、角度、角速度等信息。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微波雷达在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距224公里时,迅速发现并锁定目标,直至两航天器成功实现对接,始终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88.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57-60
每次见到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他总是在为工作忙个不停。好不容易,他能挤出点时间接受采访,第一句话就是"多写写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吧,他们才是最值得宣传的。"但实际上,性格低调的他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从1993年起至今,他就一直跟着火箭走,方案论证、研制生产、综合测试、发射试验……十几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攻克技术难关二十几年前,荆木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保送上了重点高中。1980年他又顺利地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7年从自动控制专业硕士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部11室,历任可靠性组工程组长、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989.
1期刊简介《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唯一学术、技术性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航天返回与遥感》2010年全新改版,并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主要集中在从事航空航天及高科技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高  相似文献   
990.
邵尉  钱祖平  王培章  晋军 《遥测遥控》2012,(2):19-21,26
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阵列内插技术的非均匀面阵单快拍自适应处理方法。首先,通过虚拟阵列内插技术将非均匀面阵转化为均匀面阵,继而采用均匀面阵的单快拍方法对其进行自适应处理,从而突破了非均匀面阵单快拍处理瓶颈,实现了期望信号恢复和干扰置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方法进行性能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