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篇
  免费   554篇
  国内免费   238篇
航空   1946篇
航天技术   419篇
综合类   259篇
航天   6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掺混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UENT6.2软件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掺混区的典型工作状态进行了三维两相湍流燃烧温度场、速度场及油滴轨迹的数值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掺混区的特性:掺混区的冷、热区决定出口温场的冷、热区;掺混区燃烧效率对燃烧室效率有一定的影响;高负荷状态的速度场均很相似;随着负荷的增加,油滴轨迹呈减小趋势,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燃烧室工作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92.
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内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燃气发生器式金属/水反应冲压发动机的构成形式,建立了发动机补燃室内流场两相反应计算模型,并在该模型下对给定的贫氧推进剂配方,及某模型发动机进行了模拟,得出了不同水喷射雾化角、铝颗粒燃烧模型、铝颗粒初始直径下反应物和产物组分、温度等发动机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水喷射雾化角大有利于水滴蒸发及其与燃气的掺混;两种不同的铝颗粒燃烧模型结果差别不大;铝颗粒初始直径的大小对发动机性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93.
不同制备工艺对MoSi2涂层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MoSi2和SiC线膨胀系数差异,在带有SiC外涂层的C/C复合材料表面采用等离子喷涂、电弧沉积和固渗等工艺制备MoSi2涂层。涂层表面形貌分析发现,等离子喷涂MoSi2涂层多孔不致密,电弧沉积MoSi2涂层易开裂剥落;而固渗MoSi2涂层致密均匀,且界面结合力好。氧化试验也表明,固渗MoSi2涂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94.
Ti2AlNb基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介绍了Ti2AlNb基合金的成分、显微组织及性能,综述了合金元素及热处理工艺对Ti2Al-Nb基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介绍了Ti2AlNb基合金熔炼凝固特性,并展望Ti2AlNb基合金的未来。  相似文献   
895.
预测了反应烧结SiC(RBSiC)的物理及部分力学性能与游离Si含量的变化关系,并对预测值与测量值进行比较以验证其符合程度。经预测,随Si含量的增加,RBSiC的密度呈线性下降,尤其是气孔对材料密度的影响非常明显;线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均应呈加速上升趋势,比热容稍有下降;各模量均有下降趋势。随着气孔的增加,RBSiC的膨胀量变化不明显,比热容和热导率均呈减速下降趋势。RBSiC测量值与预测值产生偏差是因为材料中Si含量的增加导致缺陷增多以及计算性能用数据有偏差所致,但预测仍能较符合RBSiC性能随Si含量变化趋势,因此认为预测值较为合理可作为性能参考值使用。  相似文献   
896.
以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碳酸锂、硝酸铝和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丙烯酰胺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多组分氧化物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超微粉末,并掺杂了稀土氧化物La2O3。将粉体压制烧结得到微晶玻璃块体。用IR,XRD,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掺杂对微晶玻璃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实验表明:La2O3的加入使微晶玻璃的相变温度降低到900℃;掺杂后微晶玻璃的粒径减小;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的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热膨胀系数达到10^2数量级,掺La2O3,使Li2O-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897.
针对目标作大机动时的导引问题,提出了一种类似Lyapunov法得出的L2增益性能指标的鲁棒导引律(L2RG),并运用遗传算法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此导引律设计简单,避免了H∞制导律中求Hamilton-Jacobi偏微分不等式的解析解。通过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此导引律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明显地减少追踪者的脱靶量。  相似文献   
898.
W含量对单晶镍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两种成分单晶镍基合金进行蠕变曲线测定,长期时效处理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元素W含量对单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A1-Cr-Ta-Co-x%W-5.5%Mo系单晶合金中,4wt%W合金在982℃,200MPa条件下,具有较长的蠕变寿命,随W含量增加到6wt%,合金的蠕变寿命明显降低.高W合金在有/无应力时效期间,析出针状μ相,使合金基体出现难溶元素的贫化区,是导致合金蠕变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μ相在(001)晶面沿<110>方向呈相互平行、或垂直的针状形貌析出,沿{111}晶面呈片状方式生长,且与γ′相相邻.  相似文献   
899.
Hf和Zr在高温材料中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高温合金中,元素Hf和Zr可以促进γ γ′共晶、MC(2)碳化物、M2SC碳硫化物和Ni5M相的形成,改变草书状MC和M3B2成为块状并且通过净化晶界或枝晶间自由态的S来提高这些薄弱部位的结合强度,从而延迟裂纹的形成和扩展.Hf和Zr可提高铸造高温合金室温拉伸和中温持久的强度和塑性.Hf,Zr抑制次生碳化物M23C6和M6C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合金在高温长时热暴露时的显微组织稳定性.Hf,Zr降低合金的初熔温度,Ni5Hf和Ni5Zr相的初熔被认为是Hf,Zr影响初熔的主要原因.通过1150℃/8h的预处理,Ni5Hf以Ni5Hf γ(C)→MC(2) γ反应或者固溶两种方式被消除.元素Hf可以缩小枝晶间失去毛细管补缩能力和固相线之间的温度范围,还能降低枝晶间液池沟通所需的液体量.在凝固后期枝晶间的富Hf熔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浸润性和趋肤效应,这些都是降低合金热裂倾向、提高合金可铸性和焊接性能的有利因素.具有高的化学活性的富Hf液膜容易在铸件表面形成Hf2O薄层.Hf和Zr是钎焊用中间层合金的降熔点元素.根据凝固过程中富Hf,Zr熔体的成分最终发展出Ni-18.6Co-4.5Cr-4.7W-25.6Hf和Ni-10Co-8Cr-4W-13Zr两种中间层合金,使单晶高温合金的无Si、B连接成为现实.还发展出了定向凝固片状Ni3Al/Ni7Hf2共晶合金,成分为Ni-5.8Al-32Hf和Ni-4Al-26Hf-8Cr-4W.Ni-5.8Al-32Hf合金的最佳凝固条件为温度梯度G=250℃·cm-1和凝固生长速率R=5μm·s-1;Ni-4Al-26Hf-8Cr-4W,凝固条件为G=350℃·cm-1和R=1μm·s-1.  相似文献   
900.
PAEK/BMI共混体系分相机理及其层状体系相形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AEK/双马来酰亚胺共混体系的分相机理和层状体系固化后的相形态结构.通过AFM可以清楚地观察到,PAEK含量较低时,分相机理是成核-增长机理(Nucleation and Growth mechanism,简称NG),形成典型的海岛分相结构;随着PAEK含量的增加,分相机理变成旋节线相分离机理(Spinodal Decomposition,简称SD),形成了典型的双连续结构,随着PAEK的含量进一步增大,形成典型的相反转结构,SEM观察证实了AFM观察的相分离机理.同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在PAEK含量为20phr时出现了一个峰值,此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近2倍.通过SEM研究PAEK/双马来酰亚胺层状体系,发现PAEK膜与BMI相互接触的区域,由于相互扩散出现了类似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结构,其中由于BMI的扩散能力较PAEK较强,发现在PAEK相出现大量BMI颗粒,这种结构对于提高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韧性非常有利,通过研究PAEK/双马来酰亚胺共混体系的分相机理及其层状结构的相形态结构,从而为PAEK膜"离位"增韧BMI树脂基复合材料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