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791篇
航天技术   101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30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对高速钢(W18Cr4V)进行了稀土多元渗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离子质谱仪等对共渗层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渗层的硬度、耐磨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高速钢经稀土多元渗后表面形成了FeS、Fe_3(CN)等化合物,共渗提高了其硬度和耐磨性。高速钢刀具经稀土多元渗处理后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2.
沈阳读者贾权印问:人造卫星是如何发射的? 四方帽博士:首先将人造卫星装在火箭的顶部,外面戴着圆锥形的防护罩,然后将装有卫星的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台上,全部准备工作完毕,按照“倒计数程序”进入最后预备阶段。随着地面控制中心的发射指令:“9、8、7、6、5、4、5、2、1,发射!”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运载火箭开始脱离发射架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203.
为解决某型发动机领先飞行中存在高空起动和加力点火缺陷,本文认真研究了英方有关的技术文件、设计报告、试验报告,结合具体性能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引起问题的原因,得到了实物验证,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4.
以超硬铝合金棒材加工的加强接头零件,在阳极化处理后发现阳极化膜层呈木纹状形貌,为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及对产品造成的影响,综合运用力学性能、化学分析及金相组织分析手段进行分析试验,并得出铝合金纵向强化效应是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5.
介绍了PCVD表面强化设备的发展概况及一种新研制一切的工业生产型PCVD工模具表面强化设备。用该设备可以制备TiN系薄膜和TiSiN,TiAlN等元系薄膜;  相似文献   
206.
20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航空发动机逐渐成为当今航空领域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航空发动机控制对发动机模型的依赖性过强,而基于发动机气热动力学公式的机理建模会引入较大的建模误差,给控制器设计带来困难。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航空发动机控制虚拟自学习方法,首先利用航空发动机的试验数据通过LSTM 神经网络建立虚拟学习环境,然后采用深度强化学习TD3 算法,在虚拟环境中训练智能控制器,最后采用JT9D 发动机模型验证智能控制器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 控制,智能控制器产生的超调量更小,调节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8.
ZL104热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ZL104T6热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经试验发现固溶保温时间不能仅以Mg2Si是否溶解为依据,还应考虑Mg在基体中的扩散均匀性,并在确定保温时间时予以注意,不然即使规范都在通常标准范围内也会使ZL104热处理后性能达下到标准规定的要求。试验认为ZL104淬火完全时效处理最佳规范为固溶535±5℃保温4—6h,时效175±5℃保温6~8h。  相似文献   
209.
210.
钱癸融 《推进技术》1984,5(1):24-35
药盒式点火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电引火头发火期,点火器发火期和点火药燃烧期三个时期。文中利用集总参数法分析了电引火头的点火电流、点火能量和桥絲温度的瞬态特性。报导了赛璐珞药盒点火器各延迟时间的试验测量结果,并考察了点火药量(或点火药装填密度),点火药和电引火头种类,电引火头数目以及试验温度等对延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设计的药盒式点火器的整个工作时间中,点火药燃烧期一般占65%以上,而点火器发火期和电引火头发火期所占比重较小,前者略长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