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96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小型舰载无人机侧向自主着舰引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着舰性能要求,以国外现役某小型舰载无人机为例,研究其侧向自主着舰引导技术。构建该型舰载无人机侧向自主着舰引导系统,给出侧向自主着舰引导算法,建立无人机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设计侧向飞行控制系统,优化轨迹控制器参数。最后搭建综合仿真平台,完成各模块的分析与测试,实现着舰性能的验证与评估。仿真中,加入舰尾流扰动模型,且舰载无人机初始位置及初始速度方向任意。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引导无人机自主着舰,着舰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战斗机战术引导的广义编队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焘  任波  于雷 《飞行力学》2008,26(3):86-89
提出了用于空战战术引导的广义编队控制的概念和模型。分析了空战战术的特点,设计了战术引导控制系统的结构,该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战术轨迹优化和广义编队控制。采用非线性规划来构建空战战术轨迹优化的通用算法,将执行同一战术任务的所有战斗机都纳入到一个广义的编队系统中,应用反馈控制设计分布式广义编队控制模型。最后,以双机水平散开战术为例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广义编队控制在使战斗机沿预定轨迹机动的基础上,保证了在战术引导过程中我方具有较大的战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3.
2008年4月30日,民航华东管理局正式批准了禄口机场的飞行区滑行引导标记牌不停航施工申请,5月5日开始进行不停航施工作业。本次飞行区滑行引导标记牌改造工程工作量虽然不太大,但由于是不停航施工,施工时既不能影响正常飞行又不能对其设施造成损坏,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比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主要根据光在当代建筑艺术的应用,探讨光这种特殊的材料的特点及其作用,以期唤起人们对光材料的重新认识和重视,并主动合理地把它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05.
F/A-18E/F全自动着舰飞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A-18E/F舰载机为对象,针对航迹精确控制和安全性要求,分析了舰载机全自动着舰飞行特性。首先,基于自动着舰控制系统,建立了全自动着舰飞行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对下滑轨迹纠偏与控制能力、控制器指令响应特性、变换下滑道机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全自动着舰安全边界范围内,舰载机能在较短时间内将航迹控制在理想下滑线附近;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高度变化率、俯仰角、俯仰角速度等状态指令响应特性及控制面指令响应特性;F/A-18E/F变换下滑道机动则需要配合油门完成,说明仅通过平尾控制实现该机动并非安全着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欠驱智能船舶在执行循迹任务时,受路径曲率和环境力干扰影响导致横向偏差增大的问题,对欠驱智能船舶的引导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有限时间收敛的自适应引导律,并基于该引导律实现了欠驱智能船舶循迹控制,使循迹过程中的横向偏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至零。相比于传统积分引导律,所提方法的控制参数可以根据横向偏差的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更快地引导欠驱智能船舶进行直线和曲线循迹。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7.
舰载机理想着舰点垂直运动的预估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鑫  彭荣鲲  袁锁中 《航空学报》2013,34(7):1663-1669
理想着舰点的垂直运动是影响着舰精度和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舰载机对理想着舰点垂直运动的同步跟踪能力.为此,提出对理想着舰点垂直运动的位置和速度信号进行预估和补偿的方法,将垂直运动的位置和速度信号经过预估和补偿后分别引入到纵向自动着舰引导系统和飞控系统的垂向速度通道中,使得舰载机可以准确跟踪理想着舰点的垂直运动,以减小甲板运动对着舰的影响.针对不同海况条件,对设计的补偿器和预估器进行仿真验证,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想着舰点垂直运动预估与补偿方法可有效地补偿由甲板运动引起的着舰误差,显著提高了着舰的安全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正>非精密进近是一种导航设施只提供方位引导,不提供下滑引导的仪表进近方式。由于这种进近方式缺乏直接用于判断垂直轨迹的仪表指示,且方位引导也不尽精确,飞行员工作负荷大,易造成不稳定进近,易发生可控飞行撞地事故。据统计60%的可控撞地飞行事故都发生在非精密进近中,事故发生数量是精密进近的7倍。所以,非精密进近是一种高风险的进近方式。飞行员要完成一次既安全又高效的非精密进近,需要在做进近准备和简令时更细致、更全面;特别是最后进近航段,较之于精密进近,需要监控的参数更多,需要更好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在返回舱乘伞下降阶段,测控链中弹道测量设备丢失目标,以及跟踪结束后无法外推生成可靠引导数据,光学设备难以快速捕获目标等问题,以风场修正模型为基础,通过风场提前修正与采用测量数据实际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伞舱系统跟踪引导数据迭代算法.利用多次返回段任务数据对该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实际任务中目前使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该算法推算较长时间后的引导数据,其平均误差为现有方法的6%;推算较短时间后的引导数据,其平均误差为现有方法的20%.因此,利用该算法计算的引导数据精度较高,有助于光学设备及其他测控设备快速捕获或重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