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119篇
航天技术   86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基于多维航迹特征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融合领域,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异常检测技术,可以基于目标的多维航迹特征来挖掘目标的异常行为。现有轨迹异常检测方法主要检测目标的位置异常,没有充分利用目标的属性、类型、位置、速度和航向等多维特征,在挖掘目标的异常行为时具有局限性。通过定义多因素定向Hausdorff距离和构造多维度局部异常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航迹特征的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通过对多维航迹数据的异常检测,实现对目标异常行为的挖掘。在仿真军事场景和真实的民用场景上进行了实验分析,所提方法都能有效的检测出目标的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222.
判别金属材料疲劳试验中异常试验数据的一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金属疲劳试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个或多个明显小于或大于其它数据的异常数据。查找导致这些异常数据的原因是很困难的,难以直接剔除。通常,相关文献只简要地提供基于统计学的识别异常数据的判据。为了帮助数据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这些统计判别方法,在处理金属疲劳试验数据时更好地运用统计判别方法,对分布于各文献中的统计判别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给出必要的推导过程和公式,最后对所列统计判别法进行总结,介绍各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23.
224.
为解决在轨卫星10N推力器点火异常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根据10N推力器热平衡方程,考虑空间外热流、加热器加热、推进剂燃烧和向深冷空间热辐射等因素,应用10N推力器在轨实测温度数据,建立了精细化的10N推力器点火温度数学模型;进一步考虑测温热敏电阻测量误差,建立了10N推力器点火温度包络线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温度模型的10N推力器点火异常发现方法。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绝对误差小于3℃,在10N推力器点火温度偏离正常趋势3~5℃后即可快速发现。以东方红3号平台某卫星为例进行了案例应用,所提方法计算得到的10N推力器点火温度理论值与实测值最大仅差2.72℃,证明所提方法预测精度较高,对于及时发现10N推力器点火异常、保证卫星轨道或者姿态控制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5.
地基增强系统(GBAS)服务于与生命安全相关应用时,有必要开展对流层异常监测以保证导航精度和完好性。观测域最大可容忍对流层延迟和对流层异常概率是设计GBAS对流层异常完好性监测体系的关键参数。本文以满足适航需求为基础,实现定位域所需导航性能与观测域所需监测性能之间的转换,基于最差保护原则实现了观测域最大可容忍对流层延迟的量化。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2010—2019年的气象数据被用于对流层反演分析,验证了对流层波导异常和非标称对流层延迟2类故障发生概率。使用北斗真实数据和气象数据开展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为保障GBAS支持的精密进近和着陆服务完好性和可用性,观测域最大可容忍对流层延迟取值范围为0.57~0.92 m(对应下滑角θ=2.5°~3.5°);沿海地区,对流层波导异常概率处于10%~50%之间,但其对GBAS完好性影响较低;非标称对流层延迟概率保守设置为5.3×10-3,以保证GBAS完好性。上述仿真结果为对流层异常完好性监测器设计和GBAS完好性监测体系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26.
赤道异常峰区电离层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赤道异常北峰覆盖我国整个南部地带,因此对峰区电离层特征的研究就成为掌握中国电离层特点的关键之一。本文试图对以下六个问题作些介绍和评述:1.逐日起伏和子夜前极大;2.峰位置的移动;3.赤道异常的经度效应;4.不均匀结构引起的强闪烁和快速法拉第衰落;5.顶部电离层的离化突起和中性赤道异常;6.粒子沉降的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227.
通过监控视频自动检测操作任务中手部异常行为,能够预防人因差错,提高人因可靠性。针对手部操作任务运动特征不明显、常用异常检测和手势识别方法不适用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域划分与标准时间的手部异常行为检测技术。使用基于椭圆模型的肤色检测方法,检测视频中手部形心位置;提出工作区域划分方法,根据手部形心在操作过程中所处区域的不同,将连续操作分割为单元任务,获得各段单元任务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长;以正常工作时间为标准,对超出标准时间范围的单元任务提出异常警告。实验表明:所提方法的单元任务分割正确率高于93%,异常行为检测率高于86%,能够有效检测手部异常行为,为人为差错的监测与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8.
针对中国区域连续运行参考站接收机野值会干扰星基增强系统(SBAS)电离层异常事件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离层垂直延迟时间梯度的野值检测方法。首先,介绍了电离层延迟数据的提取方法;然后,论述了依据野值和电离层异常的不同时空相关特性进行野值检测的方法,并用单双频定位误差结果验证了野值检测的正确性;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区分野值和电离层异常;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多个参考站中,野值检测所剔除的参考站数目在3~10个,对电离层穿透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229.
导引精度是描述导弹末段制导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评价这一指标需要利用落点偏差测量数据,而由于试验条件以及测量设备的原因,使得测量数据可能会存在异常值。测量数据的异常值检验过程是导引精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阐述了2种经典的异常值检验方法。然后利用经典方法的思想,结合对研制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的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检验方法。根据格拉布斯法和改进后的方法,编写了不同的算法,对一组数据进行了异常值检验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后方法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0.
简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描述了侵检测的概念和CIDF模型。给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和多种入侵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