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设计了一种由3个同心开口环构成的用于特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的小型化天线.该天线包括1个外部由传统开口环谐振器(Split?ring resonator,SRR)天线改进而成的短路环和1个SRR型加载...  相似文献   
42.
开口双肋凹槽式涡轮叶顶间隙流动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改进的双肋凹槽叶顶结构对大折转角动叶间隙泄漏流动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五种不同叶顶结构在低马赫数为0.3条件下的泄漏损失以及流动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数值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校核以保证数值计算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前尾缘开口的凹槽式叶顶结构使得叶栅总压损失降低7.4%,与前缘不开口的方案相比,间隙泄漏损失变化率降低23%,这对涡轮长期运行维持高效的性能有利。改进的叶顶结构对间隙内的流量分布影响明显,压力侧的泄漏流量减少26.7%,而吸力侧增加13.3%。前缘开口形式结构使得压力侧泄漏的驱动压差降低50%,并改变吸力侧泄漏流的流量系数,同样出口气流角展向分布和叶栅流道中的泄漏涡和通道涡均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伺服阀滑阀副叠合量的测试原理。将数理统计中的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F检验等方法应用到了叠合量测试中的数据处理上。给出了伺服阀滑阀副小开口弯曲度的概念,为分析伺服阀滑阀副的小开口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针对某型机后机身并列配置两台发动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腹部大开口结构及发动机承力快卸舱门一体化综合设计方案,通过合理划分舱门、设计专利钩形快卸锁、优化布置钩锁-插销锁,以及采取一系列设计、工艺措施保证快卸锁与机体的可靠连接等创新技术,使该设计方案达到了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45.
为了研究跨音速开口射流速度场分布特性,在气动院0.2米跨音速风洞中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口射流形式的试验段在不发生声振的前提下,对常规试验段内速度分布的影响不显著;开口直流式风洞会发生声振现象,开口距离与集气口截面尺寸是影响开口风洞声振的重要因素,控制开口长度和集气口尺寸是抑制声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墙壁开口和顶棚开口两种情况下细水雾灭室内油盘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开口位于墙壁还是顶棚,细水雾灭火时间均随着开口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当火源热释放速率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墙壁开口时的细水雾灭火时间比顶棚开口时的细水雾灭火时间长.而当火源热释放速率大于该临界值时,墙壁开口时的细水雾灭火时间小于顶棚开口时的细水雾灭火时间.分析认为,室内外气体交换能力的差异和燃烧室蓄烟能力的差异是导致墙壁开口和顶棚开口两种情况下灭火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建立开口薄壁杆约束扭转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微分方程并求得其通解,给出主振函数的表达式及常见支承条件下杆的频率方程,用广义函数讨论杆在不同形式载荷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48.
空间流体管理是微重力流体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而有外力驱动的开口流道毛细流动界面稳定性研究是其重要的内容.设计研制了一种微重力双流道流体输运实验装置,采用的两个流道分别为截面相同的对称内角和非对称内角,并有相同的开口长度,在百米微重力落塔进行了10次双舱实验.通过分析不同流量下的液面特性,判定流动的类别,将流动形态分为亚临界、临界和超临界三种,确定了两个流道的临界流量,并对两个流道毛细流动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9.
在复合材料网格结构临界轴、外压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C/E复合材料网格缠绕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以无开口结构为目标,给出了补强设计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复合材料壁板开口处结构的补强设计提供了可行方案,解决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0.
给出了开口风洞剪切层厚度简化计算公式,开展了数值计算,研究了扩散率和偏移量参数对剪切层速度剖面的影响;分别在两座开口风洞中开展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剪切层速度剖面、剪切层厚度、湍流强度和湍流功率谱的变化规律,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离开喷口一定距离后,剪切层的轴向速度剖面强自相似,而横向速度剖面弱自相似;剪切层的厚度沿流向位置线性增长;湍流强度值在射流核心区较小且基本稳定,在剪切层区域快速增加;剪切层湍流功率谱为宽带谱,没有与周期性旋涡脱落相关的谱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