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8篇
综合类   8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受剪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口应力应变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伟  王志瑾 《飞机设计》2010,30(3):11-17
复合材料比强度、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因此,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航空、汽车和许多工程结构中,尤其是在航空领域。使用复合材料不但可明显减轻飞机结构质量,提高其结构疲劳寿命,还可提高结构效率,改善特定的气动性能,提高战斗机的作战性能。因此,在过去的30年里,复合材料在军用、民用飞机上的用量不断增加。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上的用量增加的同时,在飞机结构中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拓宽,使用部位从受力不大的部件如整流罩、前后缘、扰流板等次承力部位,到受力很大的水平安定面、垂直安定面、机翼等。随着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在机翼结构中,尤其是在带整体油箱的机翼结构上(蒙皮、梁、肋),由于使用要求,如保证油路、工艺施工、检查维修、设备安装、管道通过等,不可避免要在结构上布置各种类型、大小不同的开口或开孔。开口会改变结构的受力特性。因此有必要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口进行仔细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受剪作用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运用工程软件计算分析了多种开口形状、开口方位、开口倒角大小等对层合板应力、应变集中的影响。对于薄板而言,易发生失稳破坏,本文最后对开口形状对层合板稳定性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口补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开口复合材料层合板(包括拉伸板和剪切板)不同补强型式进行了实验和计算研究,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插层补强优于面外补强,对称补强优于非对称补强,非对称补强和凹陷板的偏弯影响很大,凹陷板强度甚致低于未补强板。  相似文献   
23.
碳/KH-304复合材料构件开口补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碳/KH—304复合材料构件的开口补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平板轴压稳定性试验方法,对边框形补强件、开口未补强件及未开口平板试件的抗压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环向铺层寸以提高补强效果;补强区选择模量低的材料有利于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缝纫工艺的引入减少了孔边的剥离应力,也可以明显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二次胶接的研究使构件的制作简单化。  相似文献   
24.
针对大开口机身补强设计问题,建立了等直段大开口机身模型,通过分析大开口机身结构承力和截面刚度数据,得到了给定刚度指标下大开口机身补强方法,并结合优化设计和有限元方法获得大开口机身结构加强件的优化几何参数,为类似大开口结构补强提供了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25.
航天器气闸舱方形货舱门与门框结构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航天器气闸舱货舱门与大开口门框面临的相对滑移量大及结构强度差问题,提出了门框刚度补强及增加限位装置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舱门与舱体的相对变形及应力水平,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门框增加纵向梁刚度补强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应力水平及相对滑移量;增加舱门与门框之间的限位装置,可进一步有效降低相对变形;限位装置的限位量越大,舱门与舱体的相对变形及应力水平越小,但限位装置的应力越大。舱门与舱体的一体化设计可有效提高舱门的密封性能及结构的安全性,可为我国空间站气闸舱的构型选型及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利用能量原理对过盈联接的开口圆环力学模型进行研究,求得开口圆环开口端张开位移的计算公式,分析开口圆环过盈联接的弹力和正应力。数值算例分析了开口圆环与不同外径缸套过盈联接的弹力和最大正应力。结果表明:开口圆环过盈联接的弹力和最大正应力随圆环开口角度和缸套外径的增大而增大,但缸套外径对其有更大影响;为开口圆环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开口锥面胀套联接的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该联接方式结构新颖,具有对中性好、定位灵活、拆装非常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多参数光电检测活塞环自动分选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种用于检测活塞环漏光度与开口宽度的自动分选机,它包括光电变换,CCD-微机数据处理技术,机械与液压传动系统,为确保测量重复性所采取的新的定位方法,自动进出料方式,以及自动分选机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9.
空间在轨流体输运双槽道微重力实验装置通过在微重力环境下对开口槽道中的流动进行观察,可以分析研究微重力下流体输运的稳定特性.双槽道形式的实验装置在单次实验中可同时对两种不同截面,不同流量的槽道流动进行观测,同时可有效提升落塔实验效率,减少不同槽道对比实验中的不确定因素.针对双槽道流体实验装置设计的关键问题,例如密封、压力补偿、设备布局等,提出了实验装置的系统结构及落塔实验步骤.在落塔短时微重力环境中,采用氟化液(HFE7500)流体介质,利用本实验装置成功观测到槽道流体输运流动与失稳现象.   相似文献   
30.
机身大开口存在结构刚度急剧变化、变形不连续等问题,使得机身大开口加强设计成为飞机设计改装的重点和难点。以国外某飞机为例,通过对开口加强区设计研究,采用单力素对比方法验证加装升降式光电吊舱结构强度;通过梳理载荷设计思路,自主设计光电吊舱及升降机构,并对改装前后各工况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机身气密压力、机身切面载荷及光电吊舱载荷作用下,该结构能够实现升降功能,载荷计算方法及结果量级合理,结构满足强度设计要求;采用单力素对比方法作为强度合格的评价指标能够指导同类型飞机改装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