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43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介绍飞机座舱盖玻璃开裂失效的特征,通过对设计、制造工艺及使用情况的调查,应力测定和模拟试验,查明了由于受应力、温度及介质等环境条件的作用,降低了YB-3材料抗裂纹失效能力,因此在应力集中部位产生开裂。本文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2.
23.
聚能爆破切割清理弹射通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飞机隐身等因素,飞机驾驶舱顶部为金属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座舱盖结构,在弹射救生过程中,采用聚能爆破切割技术,切割金属结构形成"座舱盖"并抛放以清理弹射通道,且已在B-1B、B2飞机上采用。利用座舱顶部金属结构平板件,对聚能切割器装药量、切割厚度,切割过程冲击噪声对飞行员的影响、爆破飞溅物对飞行员的损伤防护等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将冲击噪声对飞行员的影响与国军标的要求进行了对比。通过本次研究,将为以后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24.
某型双座机在座舱盖操纵系统调试时,用气压操纵开关将座舱盖开启至上极限位置,手柄放到中立位置排气后检查座舱盖的下沉量,下沉量超出允许值。经反复加油排气后故障现象不消失。本文从座舱盖操纵系统工作原理入手,以故障树的形式分析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原因,并通过试验验证和科学分析排除可能引起该故障的底事件,最终确定故障原因,旨在为大修厂提供修理经验,有效预防同类故障的发生并提供故障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5.
王鑫  王刚  张雪飞  何乾强 《航空学报》2018,39(8):121863-121863
在对较大面积座舱盖进行长时间高低温频繁转换的加温疲劳试验时,实现座舱盖外表面温度场的均匀分布是保障试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也是设计疲劳试验台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为研究对象,以相互耦合的航向温差和展向温差定义温度场均匀性,考察不同设计参数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选取环形通道的试验段和前过渡段为计算区域,并建立了三维非稳态对流-导热模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设计参数的方案优选,详细分析了入口温度控制周期、试验段的特征尺寸、入口流量和前过渡段特征角度对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改变入口温度控制周期不会对座舱盖外表面温度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而调整试验段的特征尺寸可以明显改变航向温差和展向温差;此外,增大入口流量可以有效提高座舱盖外表面的温度场均匀性,通过改变前过渡段特征角度可以明显改善由风挡温度引起的温差超标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座舱盖加温疲劳试验台的设计方案优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MDYB - 3座舱盖玻璃胶接端面裂纹的特征 ,通过试验确定了裂纹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7.
K8飞机座舱盖有机玻璃破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K8飞机座舱盖MYB-3^#有要玻璃断口进行宏观及微观分析,揭示了该座舱盖有机玻璃破裂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划伤深度对有机玻璃疲劳寿命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28.
座舱盖透明件使用温度采取飞行实测和近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空测温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保证飞行安全,又要取得飞参、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涉及方案制定、飞机改装、测温电偶的制做、标定及粘贴、数据采集与处理等项工作。1991年A型飞机座舱盖透明件首次成功地实测了M=2.0、H=14~15km、飞行时间为3min的数据。依实测数据修改了温度计算方法。修正后的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5%。计算了典型飞行剖面,确定了A型飞机座舱透明件最高使用温度值为111.1℃。  相似文献   
29.
杨波  赵培林  蔡三军  周生林  陈川 《航空学报》2020,41(6):523465-523465
座舱是战斗机三大电磁散射源之一,座舱盖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减缩技术是实现新一代战斗机全机雷达隐身性能的关键技术。基于新一代战斗机隐身外形平台,座舱盖在隐身技术、透明件结构、抗鸟撞、弹射救生、光学性能、结构变形控制等领域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新一代战斗机为背景,研究了座舱盖性能提升的4项关键技术:座舱盖隐身性能提升技术、大型整体座舱盖透明件结构设计技术、复杂曲面座舱盖光学性能仿真优化技术、大尺寸活动部件变形及状态控制技术。经过上述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新一代战斗机座舱盖设计技术体系的升级,促进了新一代战斗机座舱盖技术和性能的跨代提升。  相似文献   
30.
《飞机设计》2010,(6):I0001-I0010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