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航空   830篇
航天技术   281篇
综合类   128篇
航天   57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GPS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动态复杂环境中,其定位精度、可靠性和连续性因卫星信号频繁失锁而变差。为此,提出了采用基于RTS滤波(Rauch-Tung-Striebel Filter)的GPS+BDS非差非组合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与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紧组合模型的策略来克服GPS在动态定位中的弱点。其中,采用GPS+BDS双系统观测数据,可提高PPP解算中的可用卫星数,改善星站间定位几何强度和提高PPP收敛速度;采用PPP/INS紧组合,利用INS的自主定位特性和短期高精度特性,可有效改善复杂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和连续性;采用RTS滤波,可进一步提高PPP/INS紧组合性能。首先推导了GPS+BDS非差非组合函数模型、PPP/INS紧组合函数模型和RTS滤波函数模型,然后利用一组车载动态数据,对动态GPS PPP、GPS+BDS PPP、GPS/INS紧组合、GPS+BDS PPP/INS紧组合和基于RTS的GPS+BDS PPP/IMU紧组合的定位、测速和定姿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定位(58%~72%)、测速(74%~82%)和定姿(4%~23%)精度,特别是对卫星失锁期间的定位性能改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2.
993.
郑晟  王中晔  徐磊 《航天控制》2019,37(2):15-18
在防空导弹武器拦截目标的过程中,多源、多体制目标指示跟踪信息的引入,可有效解决雷达受扰下目标跟踪精度下降的问题。因此,在武器系统依靠传统雷达体制探测的基础上,引入光电探测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从舰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探测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电二维探测信息"投影法"辅助目标信息外推的方法。并由此引申出其在多点交叉定位、单点移动定位、三维信息融合和雷达信息补盲中的应用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探测信息可有效提高武器系统的探测精度,提升武器系统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994.
星面探测机器人自主移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蓉  傅博  王越  吴俊 《上海航天》2019,36(5):11-20
为进一步扩大探测范围,提高探测效率,并为后续星面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星面探测机器人需从远程地面遥控方式向自主移动方式发展,为此需要解决地图构建、鲁棒定位、探测导航等问题。为推动星面探测机器人自主移动能力的发展,借鉴目前快速发展的无人驾驶技术和地面自主移动技术,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星面探测移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地面自主移动研究在地图构建、鲁棒定位、探测导航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在结合星面探测应用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在长期定位和可变形重建领域开展更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几乎所有军用和民用系统都依靠基于卫星的组合导航系统来获取导航定位信息。但卫星信号在都市、室内、地下等环境中容易受到干扰,使得导航结果精度降低。为了解决在卫星拒止环境下的导航定位问题,选用基于因子图的信息融合算法,来实现不同采集频率的导航数据信息的融合。实地跑车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卫星信号失效情况下,实现多传感器信息快速有效融合,确保系统导航精度,提升卫星拒止环境下载体导航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996.
实时电离层格网数据精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金生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6):1024-1029
电离层延迟是制约单频接收机定位精度的重要误差源之一.为提高单频接收机的实时电离层改正精度,需要实时电离层数据.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提供的实时电离层数据为例,对比分析不同太阳活动期实时电离层数据及预报电离层数据与IGS最终电离层数据之间的差值以及不同太阳活动期、不同纬度测站的电离层数据对电离层延迟进行改正后得到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在低太阳活动期和高太阳活动期,实时电离层数据无法很好地反映大部分海洋上空的电离层变化特性;对不同太阳活动期,实时电离层数据在高纬度测站的定位精度优于预报数据和广播模型,在中纬度测站的定位精度略低于预报数据而与广播模型定位精度相当,在低纬度测站的定位精度略优于预报数据和广播模型.   相似文献   
997.
为了对磁偶极子进行高精度的磁性定位,文章从磁偶极子模型出发,推导出磁偶极子的空间坐标与其产生的磁场及磁场梯度之间的关系式;针对模型及关系式,设计了一种全张量磁场梯度传感器,能够一次测量出精确定位所需的9个磁场梯度值和3个磁场强度值;对比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对于磁偶极子,用半径为0.05 m的梯度传感器对磁矩为2 A·m~2的磁偶极子进行定位测量,在0.5~1 m距离内定位误差不大于10%。文章还对定位测量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梯度测量基线距离及传感器半径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如何实现复杂多参数捷变雷达信号的脉冲分选,一直是雷达对抗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配对定位的新方法,解决了多参数捷变雷达的脉冲分选问题,详细分析了基于配对定位的脉冲分选的实现过程,并通过仿真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证明基于配对定位的分选方法可以提高脉冲分选的性能,同时可以解决多参数捷变雷达的脉冲分选问题.  相似文献   
999.
对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转动系统的叶片进行平衡可有效地减少振动,通过对叶片进行质量排序或力矩排序可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平衡量.在分析力矩测量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叶片定位特点提出一种叶片力矩测量装置,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高效、准确地测量不同类型叶片在叶盘上的力矩,为叶片力矩排序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新型列控系统向着“车载中心化”的方式发展对列车完整性检查系统功能实现安全冗余的需求,在既有列尾设备检测风压提醒司机判定列车完整性功能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基于卫星的测速定位配合车载设备实施列车完整性检查,以保障列车完整性检查功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由于列尾设备安装条件限制,观测环境场景为典型的“半边天”场景,因此对列尾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基于浩吉重载铁路35.35 km的实测数据,采用电磁仿真软件进行列尾天线方向性设计,使用卫星导航模拟器构建仿真测试场景和设计测试序列,对列尾设备的定位性能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列尾设备在设计的天线方向图场景下观测参数和定位性能参数均符合典型的“半边天”场景特征;区间动态运行仿真结果,定位精度R95评估结果在BDS模式下为13.48 m, GPS模式下为9.12 m, BDS/GPS模式下为3.82 m,基于BDS/GPS的双模定位模式在车站停车、区间运行等场景下定位精度R95均优于4 m,表明采用双模定位方式能够满足列车完整性检查列尾设备定位精度小于5 m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