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航空   716篇
航天技术   309篇
综合类   230篇
航天   47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微带电路和天线的时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用FDTD设计和分析微带电路和天线的基础理论,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利用FDTD法分别对微带传输线、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分支耦合器进行了仿真和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42.
广义卡尔曼滤波均方误差最小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曼滤波方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估值方法,但其在应用时,要求系统数学模型已知。而广义卡尔曼滤波在应用时不需要系统数学模型是已知的,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广义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消息模型和测量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滤波模型的均方误差最小性问题,即最优滤波器的选取问题。最后通过广义卡尔曼滤波与经典卡尔曼滤波仿真曲线的比较,验证了广义卡尔曼滤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
利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单调有界定理及极限的性质,统一地证明了广义微分中值定理,其余的微分中值定理可以作为广义微分中值定理的特例给出。  相似文献   
44.
二维小波变换及其在医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一般形式,在图像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二维小波变换在医学图像消噪和图像增强中的应用,同时给出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应用小波分析进行医学图像处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图像质量,有利于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结合气体折射率场的光验知识.考查了将Radon变换迭代法用于光学干涉层析计量含有遮挡物的三维折射率场的重建精度。作为一个应用实例,测量和计算了某一截面的气体温度分布,并与热电偶测量的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
47.
基于负压波式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负压波信号的去噪。在分析了利用小波变换理论与小波阈值去噪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硬阈值和软阈值函数、双曲型和指数型函数与改进的阈值函数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在处理管道泄漏检测中,对检测的负压波信号能够获得较大的信噪比,具有较好的去噪能力,能有效提高泄漏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电磁铆接设备的主电路的主要方式的特点,对采用脉冲变换方案研制的电磁铆接设备原理、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将研制的设备集成到自动化铆接末端执行器中.并进行了铆接工艺试验.  相似文献   
49.
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将μ分析理论应用到标称再入轨迹的评估中.采用线性稳定储备准则,在密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存在不确定性时,对标称轨迹在制导律下的制导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所获得的最坏参数组合,采用系统的开环尼克尔斯曲线验证了μ分析的结果;分析了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不确定性参数,并研究了系统对不同不确定性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密度、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不确定性中,阻力系数对该标称轨迹的鲁棒稳定性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0.
摘要: 研究强不确定系统“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实现方法,强不确定系统指的是系统的静态增益及其界不完全确知且范围较大.“全系数之和等于1”是吴宏鑫院士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该原理表明,对于未知连续系统,其离散化系统的系数的和在一定条件下是1.该原理的发现对于解决闭环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的瓶颈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全系数之和等于1”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为了实现系统的“全系数之和等于1”,需要对系统进行一定的变换,以满足所需条件.其中,采用静态增益的标称值的倒数进行输入变换的方法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当系统的不确定性较大时,该变换将带来较大偏差.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明确给出了系统静态增益的不确定性与标称值的比值的关系对于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影响.当不确定性与标称值的比值较小时,可以近似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当比值较大时,进一步给出了通过选取合适的采样周期,近似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方法.本文的研究对于特征模型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