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航空   625篇
航天技术   109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2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阐述了MIL-STD-1553B总线综合测试系统的组成、功能、用途、软件设计和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2.
1553B总线ICD辅助设计管理软件为1553B总线ICD的设计、维护、管理、统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手段,能够完成总线表的生成、设计冗余分析,并具有为1553B总线监控器提供源文件的功能。介绍了1553B总线ICD辅助设计管理软件的组成、开发、设计和应用,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3.
王伟 《机场建设》2006,(4):42-43,46
随着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总线技术在控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系统结构简单,安装费用少,易于维护,能将不同厂商、不同品牌的现场设备集成到同一系统中,易于管理、控制,总线控制系统成为控制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4.
以西门子S7-226CPU可编程控制器(PLC)经485串行总线与6个风机房的12台华为TD-2000系列变频器进行通讯,实现对12台引、排风机的远程控制与监视,并在PLC上连接人机界面(HMI)触摸屏以实现触控操作及测控参数的监视、存储、打印.介绍了PLC与变频器的485通讯协议、设置方法及编程控制思想.  相似文献   
25.
介绍一种多功能CAN节点的电路结构及在工业中频感应加热设备控制现场总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利用VXI总线技术组建超声波无损探伤仪自动校准系统的总体思想以及软硬件的构成.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给出了用VXI系统组建自动校准系统的基本评价.  相似文献   
27.
某型飞机机载总线仿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丛伟  顾文灿 《航空计算技术》2003,33(1):110-111,115
针对我军引进的新型飞机,使用航空机载总线及计算机局域网技术,论证并设计了虚实结合的机载数据总线的通信仿真系统,构造了具有远程通讯能力的飞机内部设备连接、分析、研究、实验、测试的通用平台。  相似文献   
28.
基于双口RAM的智能429总线接口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89C52单片机和双口RAM IDT7132设计了智能ARINC429总线接口卡。采用单片机使接口卡具有了自动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智能化;采取双口RAM作为单片机和ISA总线数据交互媒介,提高了传输速率。讨论了双口RAM的地址空间分配和数据共享冲突仲裁问题,对接口卡的软件设计做了介绍。应用表明,所设计的接口卡具有传输速率高、可靠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VB6.0在分布式监控系统数据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采用VB语言编程,实现分布式监控系统数据通信的方法,讨论了通信协议及 编程要点,并给出程序。  相似文献   
30.
分析了传统的集中式电源架构(CPA)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型机载计算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两级电源转换架构.通过研究分布式电源架构(DPA)和中间总线架构(IBA),解决了原有的CPA存在线压降大、分布参数对快速动态负载响应的影响等问题,不仅实现了大功率电源系统高效率转换、低压大电流负载点转换,进而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最后,建立了实验模型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