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196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超高强度钢立铣工件温度分析及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升  董琼  彭芳瑜  林森  闫蓉 《航空学报》2015,36(5):1722-1732
以航空难加工材料300M钢为研究对象,基于立铣加工中的工件温度判断在铣削加工中是否出现了金相组织转变,进而分析不同工况下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首先,将移动热源法应用于铣削加工中,计算考虑后刀面磨损的立铣加工工件温度,实验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在10%以内。然后,分析了工件温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分布,以及不同刀具磨损和加工参数条件下工件表面的温升规律,据此预测加工表面是否出现了组织转变,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进一步确认。最后,依据加工表面质量物理层面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的检测数据,初步探讨了各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加工参数范围内,并未达到金相组织转变温度,表面质量主要受铣削热力作用下的剪切面塑性凸出效应、后刀面挤光效应和热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2.
显微硬度试验方法近百年来一直采用光学读数显微镜或光栅原理对线的方式进行压痕的测量,全部是肉眼读数,不仅容易引起视觉疲劳,造成测量误差,而且由于试验者的不同,测量起来的差异也较大.随着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在显微硬度压痕测量领域的应用,这些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3.
钢索起挂设备小型机械绞车在磨损试验中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失效,结合问题的处理,浅谈冲压外圈滚针轴承的特点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4.
基于显微硬度的数学定义公式 ,对建立的数显式显微硬度工作基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55.
叙述了用可编程控制器对HRB150型洛氏硬度机的改造,介绍了主要改进工作,重点对电控原理,动作要求,现场调试等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6.
在GB233.84中,布氏硬度试验规定黑色金属材料的保荷时间为10-15s,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当布氏硬度值在140~450的范围内,当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刚好接近临界值时,用压头直径为10mm的淬火钢球,在3000kg负荷作用下,在10~15s范围内取用何值,直接影响了试验的精度及准确性.探讨了保荷时间对这一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保荷时间对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7.
158.
从粉末原材料、粒度、形状及粒度组成、粉末化学成分、压制及烧结过程等方面,结合生产实际探讨影响了粉末冶金刹车片硬度及磨损量的因素,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9.
为改善金属Zn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热压法制备Cr2AlC陶瓷颗粒增强Zn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Cr2AlC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维氏硬度、相对密度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硬度随着Cr2AlC质量分数的适量增加而明显升高。当Cr2AlC的质量分数达到20%时,复合材料的硬度是纯Zn的1.52倍。摩擦磨损实验表明,Cr2AlC颗粒的引入,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摩擦系数由纯Zn的0.75降到Zn-20%Cr2AlC的0.65,Zn-30%Cr2AlC的磨损率相比纯Zn下降了80.54%。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得出其磨损类型为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  相似文献   
160.
介绍了同一零件不同硬度要求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方法与技巧,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