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0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航空   2334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242篇
航天   13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高速切削物理仿真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切削由于具有很高的切削速度,可以极大地提高材料切除率,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也称为高效切削加工.高速切削具有降低切削力、提高切削表面质量、减少传递给工件的切削热、避免颤振和积屑瘤的产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2.
通过分析不锈钢薄蒙皮零件的结构及其成形工艺特点,拟定针对性成形工艺并进行相应工艺试验,研究了成形工艺对成形效果的影响,实现了该类薄蒙皮零件在纵向蒙皮拉形机上的拉形,解决了薄蒙皮成形质量问题,满足装配和表面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83.
采用“离位”增韧技术对NY9200G/T300环氧树脂体系复合材料进行增韧,通过试验,将其与增韧前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过“离位”技术增韧,在基本保持NY9200G/T30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284.
先进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元铭  黄英兰  万青 《飞机设计》2007,27(6):33-37,55
介绍了复合材料格栅结构的特点及发展现状,并回顾了传统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方法和格栅结构的早期制造方法。另外,介绍2种新型的格栅结构加工方法,即混合加工法、膨胀模块加工法以及改进的格栅结构:互锁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加套管的槽形连接格栅结构和TR IG结构;并分别说明了每种结构的优点。其中重点介绍了混合加工法并从理论上推导其可行性。最后总结了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5.
根据提高电解磨削质量关键在于电解和机械作用合理匹配这一原则,提出了改善加工效果的相应措施,对来用恒流源的电解磨削机理进行了探讨,研制了小孔电解磨削的可调恒流脉冲电源,进行了工艺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86.
基于微型铣床的非硅材料中间尺度微细切削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台能够满足三维形貌加工要求的微型铣床,并进行了平面、微槽、微型齿轮、半凹球以及四面体微透镜阵列等各种典型微小特征的铣削工艺试验,体现了该铣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能力,证实了微型铣床加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7.
288.
航空制造领域大量采用了如螺栓连接的标准件连接,随着新型飞机性能的提高,长寿命、高疲劳强度和高振动环境等指标对标准件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开展齿轮槽头型新型标准件安装工艺与试验研究,一方面确定了该型标准件安装力矩等关键工艺参数及对复合材料的适用性,为其装机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也对开展新型标准件安装工艺与试验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试验方法规范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9.
高效加工是以高速加工技术和切削工艺优化相结合的新工艺,是解决航天复杂整体结构件的关键技术。高效加工技术的特征是加工过程中的高材料去除率和短的单件加工时间,并通过切削参数优化,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90.
为了研究工艺温度对复合材料界面的调控作用,设计采用三阶段固化工艺(即扩散、固化和后固化),考察了不同温度制度下3种碳纤维/双马树脂(BMI)复合材料界面粘结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深入分析了上浆剂对纤维表面粗糙度和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上浆剂的反应活性及其与双马树脂的反应性,采用微珠脱粘方法测试了碳纤维/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s)。结果表明,200℃处理2h后3种碳纤维上浆剂均发生部分反应,并且170℃,2h后上浆剂均与双马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对比不同温度条件可以发现后固化阶段对碳纤维/双马体系的界面剪切强度影响显著,未经后固化的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最低;110℃和140℃恒温扩散阶段对碳纤维/双马体系的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同种温度条件下,CF1和CF3上浆剂与双马树脂的反应程度高于CF2,相应的CF1和CF3与双马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较高,表明上浆剂与双马树脂间的化学反应程度是影响其界面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对我国碳纤维上浆剂的研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