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437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王杰华 《中国航天》2012,(10):25-28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空间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空间安全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世界航天强国高度重视空间安全,不断研究、调整空间安全战略,策划发展空间对抗装备与技术,使得空间安全战略、空间安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尤其是引领全球空间对抗技术发展方向的美国.2010年新版《美国国家空间政策》提出体系对抗条件下攻防对抗的新理念;2011年2月发布的《国家安全空间战略》首次明确指出将构建多层次的威慑能力.与此同时,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近几年加速发展空间对抗前沿技术,使得空间对抗领域的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未来,空间对抗地位将会不断提高,空间对抗能力的较量将会愈加激烈.  相似文献   
792.
针对深空探测中应用动量交换系绳辅助进行行星际轨道捕获时的系绳控制问题,首先对运行在目标行星双曲线飞越轨道上的探测器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给出了一致性轨道捕获条件和系绳最佳切断点,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考虑到子探测器捕获后的变轨需求及系绳收放速率的限制,提出了新的最优控制方法,并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数值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系绳切断时指向恰当,子探测器距离目标行星最近,将有利于后续变轨;系绳最大收放速率约为30m/s,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93.
提高管制员防冲突应变能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引言随着空中飞行流量的急剧增加,缩小垂直间隔和水平间隔的实施,在空域运行条件没有得到充分改善的情况下,产生空中飞行冲突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由于航空安全是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94.
利用二维有效应力和平均应力的描述方法,推导出三维横观各向同性泡沫材料在轴对称载荷下的特征平均应力、特征应力以及特征应变的表达式,得到用特征平均应力和特征应力描述的屈服面模型;并通过对面心立方单胞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泡沫材料的泡孔长径比对弹性性能和屈服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泡孔长径比的增加,泡孔伸长方向对应的泡沫模量增加,而与其垂直方向的泡沫模量则减小,且屈服面发生了逆时针转动;得到的屈服面模型与Gurson修正模型基本一致,且同有限元结果相符,为横观各向同性泡沫提供了一种新的屈服面描述.  相似文献   
795.
雨丝 《航天》2010,(9):54-54
印度成功试射一枚本土研制的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试射在距奥里萨邦约225千米的综合试验场进行,试验中该导弹首次在夜间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发射。  相似文献   
796.
797.
798.
799.
刘兴富 《航空计测技术》1997,17(3):24-25,41
通过对发动机凸轮升程误差曲线的分析,提出了按“最小条件”评定凸轮升程误差的判别准则,从而避免了因测量基准不同而引起误判。  相似文献   
800.
TDRSS轨道确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