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4篇
航空   523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67篇
航天   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01.
针对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辨识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特征频率的问题,采用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 sition, LMD),结合切片谱的频谱分析方法,对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模态分解与峰值频率辨识;对转子振动信号进行时 频分析,得到其时频分布。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航空发动机高、低压转子的弹性支承振动应力信号分析中。结果表明:相比于发动机振 动正常状态,在发动机振动异常状态下,高、低压转子弹性支承振动应力信号的LMD切片谱中除了存在高、低压转子的基频和倍频成 分,还存在高、低压转子间的调制频率,且在异常状态下F分量的时变特征更加明显。采用LMD切片谱分析方法获取了发动机振动正 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下的振动频谱特征和时频分布,可为航空发动机转子振动特征提取与状态判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2.
根据所研究滚轮滚针轴承局部受载和支撑结构特点,建立考虑凸轮局部受载影响的轴承全柔性体有限元仿真模型,系统分析了轴承加载载荷、游隙和安装偏斜角对轴承的力学性能、刚度和寿命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和试验方法对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局部受载条件下,径向载荷和偏斜角对轴承接触性能和寿命产生较大影响,轴承游隙对轴承接触性能和寿命的影响较小;径向载荷和偏斜角的增加,使得轴承承载区域减小,原对称“驼峰”型滚针母线的接触压力分布逐渐向偏斜角方向过渡,造成“一高一低”的母线压力分布形貌,最大接触压力增加,使得轴承寿命快速下降,但在极限载荷和偏转角条件下,仍满足轴承设计寿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3.
根据发动机发生喘振故障时气流脉动压力会急剧变化这一特征,通过测量和计算压气机出口脉动压力变化率实时检测喘振的发生。对动态压力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提取特定频段内的脉动压力,计算固定周期内脉动压力变化率;依据发动机整机地面试验结果设定喘振检测阈值及判据,判断脉动压力变化率是否满足判据来实现喘振检测。利用该方法成功检测出发动机飞行试验中的两次喘振故障。分析得出:发动机未发生喘振时,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脉动压力变化率差异很小;发生喘振时,脉动压力变化率绝对值急剧增大;发动机在稳态和瞬态过程稳定工作时,脉动压力变化率不受发动机工作状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4.
采用适合高亚声速气流进口的弯曲静叶对某型高负荷风扇级进行改型设计,使用单列大折转角弯曲静叶代替原型级中的串列静叶。采用叶片三维成型技术设计弯曲静叶,引入叶片局部修型措施控制改善栅内流动和动静叶间的匹配,通过数值模拟三维流场得到原型级和改型级的不同转速特性线上各工况点的气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成型设计的高负荷弯曲静叶能够优化压气机的结构,满足高负荷压气机不同转速工作点高性能的要求,同时具有优良的变工况性能,是研发高性能压气机部件可采取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5.
 对喘振主动控制中所采用的作动机构进行了介绍,导出了与作动机构有关的系统非线性方程组,并定性地解释了作动机构引起附加小扰动的机理,对实际作动机构的动态平衡点进行了标定,并分析了实际作动机构与压缩系统的非线性耦合特征  相似文献   
206.
应用机匣处理的工程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大讨论了机匣处理技术在工程中运用的可行性,并运用国外的判断准则进行计算分析,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以S_2的正问题特性计算和小扰动理论发展起来的旋转失速判据,以及级间测量技术,作为机匣处理的判断依据。最后对运用机匣处理取得明显成效的压气机进行了计算分析,证实了该措施的合理性,初步建立了一套工程上快速分析、判断运用机匣处理措施来提高压气机喘振裕度的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207.
双转子发动机含喘振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现代飞机高性能的要求,应尽可能提高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从而使压气机喘振裕度下降。当发动机遇到恶劣的工作条件时,如飞机机动飞行引起进气道畸变,加力燃烧室点火,发动机吸进发射火炮或导弹产生的废气等,可能引起发动机气动力不稳定,即喘振或失速。喘振时,压气机出口总压和流量出现大幅度振荡,涡轮前总温急剧上升,发  相似文献   
208.
崔济亚 《航空学报》1992,13(6):322-328
本文就近20年来超跨音压气机级研究的发展,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调研,对设计与性能作出一些分析与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9.
本文介绍了对双转子涡喷发动机的喷水逼喘试验技术,为在双转子涡喷发动机上测定压缩系统的稳定工作裕度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的方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析研究,为制造厂检验双转子发动机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提供了一种简单适用的稳态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10.
航空发动机防喘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分析发动机不稳定工作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表征发动机不稳定参数的,要用了相对压力脉动△P/Pcp和脉动频率fn=1/T来表示失速信号,因为在不同转速下压力脉动的相对值△P/Pcp保持不变。其次介绍了电子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特性,在喘振或失速过程中,电子信号发生器在相应的频率范围内及时响应,控制发动机执行机构的动作以消除发动机喘振并到发动机原始工作状态。此外也对防喘系统的类型及组成作了介绍,对于不同的防喘系统类型,其使用的场合是不同的,这是根据发动机的使用条件来确定的。最后介绍了防喘系统有效性的评估方法,防喘系统有效性的评估方法是在温度畸变发生器试车台上确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