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334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53篇
航天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低空多喷管发动机喷焰红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喷管火箭发动机低空尾焰的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基于热流法建立了喷焰红外传输计算模型,数值模拟了四喷管发动机尾流场2~5 μm光谱的红外特性.获得了光谱、波段辐射强度仿真数据及红外仿真热像,并与单喷管喷焰的红外特性进行了比较.考察了不同的喷管间距、探测方向、飞行高度对喷焰表观辐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喷管尾喷焰红外辐射光谱选择性与单喷管相似,但光谱峰值无线性关系;对于低空四喷管发动机尾喷焰,红外特性随喷管间距增加有所增强,随飞行高度增加,喷焰红外辐射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442.
刚度对直升机尾传动系统弯曲振动固有频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直升机尾传动系统进行了简化,提出了直升机的尾传动系统是由多个轴段和圆盘组成的串联系统;建立了直升机尾传动系统的弯曲振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轴承支承刚度、联轴器的角向刚度及径向刚度;根据系统的弯曲振动力学方程,用传递矩阵法求得了系统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联轴器的角向刚度与径向刚度对系统的固有频率有不同的影响;增加轴段数或轴承的刚度可以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443.
针对一次夜间双机编队飞行时发生的空中相撞事故,根据机载黑匣子记录的飞机飞行参数,判明机进入了长机尾涡,利用记录的飞行参数,阐明了飞机进入尾涡的征兆,以及尾涡对飞机仪表,动态和操纵的影响,找出了飞机发生相撞的原因,为防止类惟事故发生,提出了僚机进入长机尾涡后应采取的措施,以供飞行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44.
固体火箭发动机尾喷焰复燃流场计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毅  傅德彬 《宇航学报》2008,29(2):615-620
为解决高温、高速、含化学反应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复燃流场计算问题,从固体火箭发  相似文献   
445.
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在无尾飞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斌  陆宇平 《航空学报》2006,27(5):903-907
无尾飞机是新型飞机的研究方向,由于其没有尾翼甚至机身,导致横侧向模态自身以及横侧向模态与纵向模态之间存有强耦合非线性特性。将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应用到无尾飞控系统中,结合MATLAB的仿真工具,对无尾飞机模型进行实时仿真,得到了相应的仿真曲线。通过对仿真曲线的分析,验证了该控制方法在无尾飞控系统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6.
锯齿型翼型尾缘噪声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翼型湍流边界层与尾缘相互作用产生的尾缘噪声是翼型自噪声的最主要分量,多年来研究者们已经在理论、数值和实验方面开展了多方面研究,但有关翼型尾缘噪声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方法仍有待深化与发展.本文利用具有全消声环境的低速开口风洞研究了采用锯齿型翼型尾缘来控制翼型噪声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攻角情况下不同锯齿形对翼型远声场气动噪声的影响以及翼型表面压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翼型尾缘附加锯齿是一种可行的降噪方案,尤其对中低频段的远场气动噪声有比较明显的降低效果;而且,降噪效果与锯齿的齿数和齿间倒角有关.附加锯齿对翼型壁面动态载荷的影响较小,基本不影响翼型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447.
尾缘锯齿修形对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某涡扇发动机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建立了尾缘锯齿修形流场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尾缘锯齿修形波瓣强迫混合排气系统流场的演变规律和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强迫混合排气系统出口截面处,热混合效率随修形量的增加而增大,总压恢复系数随修形量的增加而减少.1个三角形(1-SJ)锯齿修形模型的热混合效率最大,达到79.73%;2个梯形修形(2-TX)的综合效果最优,其热混合效率达到77.50%,总压恢复系数比1-SJ高出0.5%.   相似文献   
448.
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某超声速涡轮导向叶栅尾缘冷气喷射对叶栅流场结构的影响。数值模拟时,使用环形叶栅模型近似模拟平面叶栅内的流动。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尾缘冷气喷射可减少主气流在尾缘停滞区的能量耗损,削弱叶栅尾缘处的内边缘激波,叶栅气动效率随冷气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尾缘冷气喷射对叶栅出口附近气流角的周向分布有影响,但对质量平均的叶栅出口气流角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449.
旋转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旋转和静止状态下带交错肋和柱肋的涡轮叶片尾缘通道的换热特性.通道截面为楔形,交错肋段上下表面肋错开布置,节距比约为7,柱肋段包含大小两排扰流柱.在实验雷诺数为6 100~33 000,旋转数0~0.6的工况下对比分析了尾缘通道交错肋段和柱肋段的旋转静止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静态下,交错肋段前后缘面存在换热差异,且该差异沿程减小;在交错肋充分发展段,旋转增强了后缘面的换热,削弱了前缘面的换热;交错肋段前后缘面叶间处换热旋转下均得到增强;旋转下柱肋段的过渡段尺度减小,换热最强点向低半径处偏移.  相似文献   
450.
注油方式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基于脉冲燃烧风洞直连式试验平台,利用壁面压力测量和高速摄影等手段,研究了注油方式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油位单点注油时的注油特性,利用高速摄影揭示了各个油位的火焰发展历程.在产生有效推力及防止进气道不起动的限制下,确定了各个油位的贫油最低当量比、富油最高当量比.研究了第1油位、第2油位和其他油位组合注油时的耦合作用.以隔离段未扰动区域长度、燃烧室内推力、燃料比冲为指标,探寻了燃烧性能最佳的注油方式.试验获得的隔离段未扰动区域长度最大为149.6mm,燃烧室内推力最大为1622.3N,燃料比冲最大为1354.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