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航空   1295篇
航天技术   310篇
综合类   147篇
航天   26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1.
基于高分三号卫星的星载无人机双基前视SAR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全极化C波段高分辨率SAR成像卫星。文章提出一种以高分三号卫星为辐射源的无人机双基前视SAR系统。对典型双基构型参数下的成像分辨率、分辨率夹角、图像信噪比等指标进行理论分析。所设计的星载 无人机载前视SAR系统,成像场景中心地距分辨率为0.8m,多普勒分辨率为2m,分辨率夹角约为85°,SNR约为52dB,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文章所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法为星载 无人机载前视SAR高分辨率目标侦察、飞机着陆指引等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12.
王羿  叶辉  杨晓飞 《航空学报》2023,(S1):225-235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位置控制与障碍避让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源控制理论和人工势场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将整个控制系统分解为外环位置控制器和内环姿态控制器两部分。在外环控制器设计中,采用级联系统的无源性理论,并通过选取适当的势场函数作为存储函数,解决定点跟踪过程中的避障问题。在内环控制器设计中,采用四元数描述姿态动力学方程,并基于Lyapunov函数设计内环控制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造无源位置子系统和姿态子系统的互联结构,保证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13.
王云哲  徐国宁  王生  李兆杰  蔡榕 《航空学报》2020,41(10):323928-323928
针对蜂群无人机快速充电排队问题,首次提出以平均队列长度和平均等待时间作为蜂群无人机充电排队优劣的评价指标。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在多充电平台的条件下,对蜂群无人机的分布式充电和集中式充电2种充电排队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蜂群无人机在泊松到达的条件下,随着服务强度的增加,评价指标对应的曲线出现了一个交叉点。在这个交叉点前,即服务强度较弱时,集中式充电排队方式优于分布式充电排队方式。在交叉点之后,即随着服务强度的增强,分布式充电排队方式将逐渐优于集中式充电排队方式。本文为蜂群无人机高效地完成任务提供了快速充电排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14.
915.
张霄  倪铭  余翔  郭雷 《航空学报》2020,41(1):323316-323316
无人机在复杂高对抗环境中极易出现桨叶结构受损故障,造成无人机控制性能退化甚至失稳,给无人机带来灾难性后果。桨叶结构损伤条件下无人机动力学模型的在线估计与重建是保障无人机控制系统稳定的重要前提。由于桨叶损伤干扰隐含于无人机动力学模型的内部,可观测性较低,典型的干扰观测器难以实现对此类干扰的估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穿透型干扰观测器,通过构造穿透函数,将模型内部的干扰映射到一个新建的平行空间,实现了对桨叶损伤的估计和故障后无人机的建模,并给出了所设计穿透型干扰观测器的稳定性条件。以四旋翼无人机为应用对象,对桨叶损伤形成的干扰进行在线估计与量化,反演出桨叶随机出现的损伤,实现了桨叶损伤后无人机动力学模型的在线精细重建,解决了无人机桨叶损伤故障下力矩输入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半物理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6.
917.
918.
当前多用途无人机主要依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组合导航实现高精度定位,然而在强电磁干扰以及各类复杂环境GNSS拒止等情况下,该定位模式面临失效的风险。为探索一种GNSS拒止环境下的导航定位手段,对视觉导航方式进行了研究,针对无人机小交会角条件下视觉定位存在高程方向交会精度差、绝对尺度信息缺失、累积误差无法消除和定位轨迹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因子图融合影像匹配和视觉信息的光束法平差方法,解决了无人机小交会角下的自主绝对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19.
阐述世界各国无人机适航性条例概况,对比分析美国、英国、北约等国适航性条例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讨无人机飞行品质验证过程中综合应用适航条例、电传飞机飞行品质的适用性,指出我国无人机飞行品质研究方向,考虑安全性、任务性、系统性方面的要求,以逐步形成我国自己的无人机飞行品质设计验证要求,并提出了构建飞行品质框架和规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