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9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航空   1123篇
航天技术   218篇
综合类   212篇
航天   24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31.
三维亚声速冲击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体积法对三维可压缩的N-S方程进行离散,对喷嘴的亚声速垂直冲击射流和斜冲击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网络的划分采用非结构性网络,湍流模型为RNGκ-ε湍流模型,在近壁处采用壁面函数进行修正,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一致。计算可得到垂直冲击流场结构的三个区域:自由射流、滞止区和壁面射流区域,并显示出垂直冲击点附近区域的卷吸回流、速度分布。冲击射流近壁处存在着回流现象,由于边界层流动和近壁回流引起距离固壁2D内的速度梯度变化较大。斜冲击在近壁处平行壁面速度的最大值,以及壁面上的总压最大值都偏离冲击点,并且相对应。  相似文献   
932.
超声速欠膨胀冲击射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体积法对轴对称可压缩的N-S方程进行离散,对喷嘴的超声速垂直冲击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网格的划分采用非结构性网络,得到详细的波系结构,激波形状和位置与实验相吻俣,大压比下,壁面上冲击中心区域压力相对低,分布较平坦,压力最大点所在位置偏离中心冲击点,并且在近壁处有回流。  相似文献   
933.
零质量自耦合射流控制喷流矢量实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堃元  李念  董玥  卢振球 《推进技术》2004,25(3):224-225,236
以压电陶瓷振为激振源的自耦合射流激发器,在发射孔产生一系列平均质量流率为零的涡环,对垂直布置的主流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使主流实现矢量偏转。研究了自耦合射流激发器自身机理和自耦合射流使主流实现矢量偏转的实验,在实验条件下,自耦合射流使20m s流速的主流产生了最大17°的矢量偏转。  相似文献   
934.
合成射流流动特性实验研究及在燃烧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应用热线风速仪对合成射流激励器出口流场进行了较详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激励器流场可划分为2个不同的区域。在距离激励器出口10~15倍出口缝宽之前,流动具有强烈的非定常性;在此位置下游,流动特性与常规射流相似。在流向中心线上,随着向下游距离的增加,时均速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湍流度则单调递减。当激励电压有效值40V、激励频率980Hz时,时均速度在15倍缝宽处达到最大,约14.2m/s,激励器出口附近湍流度近80%。在展向上,时均速度、湍流度均剧烈改变,梯度变化明显高于常规喷流。适当参数的合成射流激励可以改善扩散燃烧器出口温度分布、降低NOx生成量。   相似文献   
935.
为深入了解高压环境中液体射流破碎雾化过程,相对准确描述射流形态,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利用一种高速液体喷射装置,采用脉冲X 射线成像技术,研究了多种喷嘴在不同环境反压中所形成液体射流的扩展结构。虽然X 光成像方法很难对雾化液滴进行分析,但它可以显示射流内部结构、分析未破碎部分的形态。实验表明,随着环境反压的升高,圆柱形射流的破碎点向喷口移动;环形射流离开喷口后发生聚合,聚合点随反压升高而前移  相似文献   
936.
试验研究了波反射装置对高温超声速射流的激励效果并初步分析了其作用机理。主喷管的喉道直径为35mm,进口总压为27.44kPa,进口总温约800K,相应的喷管出口马赫数为1.33左右。结果表明,影响激励效果的主要参数有锥形反射器的扩张角、反射器母线长度和反射器与主喷管的相对位置,并有一个综合最佳值。在最佳结构参数下,激励后的射流轴心温度降低约120K,有望使超声速射流的红外辐射强度降低约40%~50%,红外隐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37.
郑新前  周晓勃  侯安平  周盛 《推进技术》2005,26(6):504-507,525
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某受激扬声器产生的合成射流的速度大小。详细测量了频率、功率、波形、空间距离等对合成射流平均速度、最大速度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合成射流激励器能够产生很大的射流速度: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分别达到42.5m/s和117m/s。合成射流速度强烈依赖于激励频率,测得3个共振频率分别为750Hz,1600Hz和2700Hz,在偏离共振频率时合成射流速度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938.
对流向倾角、锥顶角 (扇形角 )的扇形气膜冷却单孔射流下游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 ,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圆孔射流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扇形喷孔下游的速度边界层等值线具有两种基本的分布形态 ,即使在高吹风比 M =2 .0时 ,扇形喷孔射流的下游 ,也没有明显大于主流速度的射流区域出现 ,射流下方低速区域中的速度亏损也较圆孔小得多。同时 ,喷孔两侧边缘处在吹风比M 1.0时 ,沿流向形成了一对转向相反、强度较弱的纵向耦合涡。在相同的吹风比下 ,扇形喷孔出口面积的增大能够有效地降低耦合涡的强度和速度(V、W)分量 ,从而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 ,尤其是提高了喷孔两侧下游位置上的冷却效率  相似文献   
939.
彭钧  余少志 《推进技术》1997,18(2):56-60
推导了三维流动的广义欧拉方程黎曼增量梯度形式的欧拉方程及其轴对称形式表达,针对引射喷管三股流问题的特点在运动网格下作了H变换。在此基础上将高效欧拉方程解法应用于求解轴对称引射喷管三股流问题,为解决次流通道狭窄带来的问题,采用了弱耦合法处理滑流边界。  相似文献   
940.
多股平行非等温受限射流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高大型空调建筑中常用的多股平行非等温射流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κ-ε湍流模型,以速度及压力为参变量,用SIMPLE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组,从而获得了速度、压力、温度场及湍流能量、湍流能量耗散率分布,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还利用数值计算得到的丰富信息,对多股平行非等温射流流动规律及温度分布作了进一步研究,并回归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弥补了实验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