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144篇
航空   1062篇
航天技术   740篇
综合类   107篇
航天   126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引言航班流量激增对空管设备运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先进设备发生硬件故障的概率越来越小,但是设备故障造成影响的范  相似文献   
96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飞船交会对接的GPS差分相对定位导航方案。在远程导引段,采用坐标差分相对定位;在自动寻的段,采用双差载波相位平滑伪距技术;在接近和逼近段,采用双差载波相位浮点解相对定位,求得模糊度后,可采用双差载波相位整数解获得很高的定位精度。仿真试验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63.
基于星间链路的导航星座自主导航,存在星座整体旋转误差随时间累积问题,致使星座难于长时间自主运行。X射线脉冲星导航为星座整体旋转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在导航卫星上安装X射线探测器,探测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光子,整合脉冲轮廓和提取影像信息,星载时钟记录脉冲到达时间,经过星载计算机处理得到卫星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导航参数;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为导航卫星提供了绝对时空基准,不存在星座整体旋转问题。在简要论述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导航卫星自主导航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和几何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导航卫星轨道确定与时间同步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并通过数值分析试验,初步论证利用X射线脉冲星解决自主导航星座整体旋转问题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4.
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航天器时间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TOA)的空间测量是航天器自主导航和用脉冲星钟作航天器时间标准的基础.在简要介绍地面射电观测TOA测量方法基础上,重点研究了X射线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空间测量方法和算法.讨论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辐射光子到达时间观测,建立X射线脉冲轮廓的方法;给出了通过观测得到的X射线脉冲轮廓与标准脉冲轮廓比较,精确确定TOA的测量方法和实用算法.讨论了削弱多普勒效应对TOA测量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5.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坍缩、超新星爆发的遗迹,属于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具有极其稳定的周期性特征。X射线脉冲星导航就是在航天器上安装探测器,以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作为外部输入,经过相应的信号和数据处理,实现航天器自主确定轨道、时间和姿态等导航参数。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为解决近地轨道和深空探测航天器的持续高精度自主导航与控制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尤其是该技术能为导航星座提供独立的外部时空基准,从而实现导航星座的长时间自主运行。  相似文献   
966.
  星光导航是一种自主导航系统。阐述了捷联惯性/星光组合导航系统的构成,星敏感器的工作原理,捷联惯性/星光组合导航的工作原理,以及三种组合导航工作模式。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捷联惯性/星光组合导航系统的车载试验,验证了捷联惯性/星光组合导航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7.
深空导航系统的状态描述采用轨道六根数还是位置速度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根据两种描述下的非线性特性和空间结构特性,研究了导航算法中涉及的状态方程、观测方程和导航系统适用的非线性Kalman滤波器。然后引入非线性强度理论,分析了两种描述形式对导航系统可观测性的影响,解释了描述形式不同时可观测性不一致现象。最后以深空巡航段导航为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基于适当的滤波器,采用轨道根数描述状态时的导航系统具有较高的导航精度和计算效率。因此深空导航特别是巡航段导航应优先使用轨道根数描述状态,但是在判断系统可观测性时要首先判断非线性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96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谭述森 《宇航学报》2008,29(2):391-396
从世界卫星导航发展史出发,评述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阐明  相似文献   
969.
基于脉冲星的卫星星座自主导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凯  魏春岭  刘良栋 《宇航学报》2008,29(2):545-549
研究了利用X射线脉冲星实现卫星星座自主导航的技术。指出通过脉冲星观测量,  相似文献   
970.
中心差分Kalman滤波方法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的测量需要较长时间,基于传统的扩展Kalman滤波的X射线脉 冲星定轨方法精度较低。为此,提出了将中心差分Kalman滤波应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中, 利用中心差分Kalman滤波替代扩展Kalman滤波,通过结合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脉冲星观 测信息进行定轨。仿真结果表明,中心差分Kalman滤波方法的定轨精度高于扩展Kalman滤波 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