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航空   916篇
航天技术   146篇
综合类   113篇
航天   30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31.
932.
933.
934.
冲压发动机由于它的高比冲、高速度和持续的推力,极适用于大气层飞行的导弹。最近二十年冲压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主要里程碑是导弹上应用的整体式火箭——冲压发动机(IRR)的设计和验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固体推进剂火箭——冲压发动机(一种IRR)在平衡工况下的一种相对地简单的一元流分析法。分析中考虑了下列方面:1)轴对称进气道性能,2)金属富燃料固体推进剂主发动机的复杂的化学平衡组分,3)随着发生的多相流动,4)在二次燃烧室中空气和富燃料燃烧产物的混合和扩散以及随后的反应。应用该分析法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935.
高温合金的相计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用的高温合金相计算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对国内外广泛使用的40多个镍基高温合金进行电子计算机运算,预测TCP相的形成倾向,对各种相计算方法的特点及准确度作了分析,比较和评估。计算结果表明,M_d值法是三种相计算方法中准确度最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6.
《推进技术》1980,1(2):33-41
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过渡金属复盐类、四吡啶络铜(Ⅱ)类、有机螯合物类(金属酞菁螯合物、金属β-二酮螯合物和金属水杨叉亚胺螯合物)及π-络合物等在复合固体推进剂中作为燃速催化剂的使用情况。并简单介绍了我们合成的某些上述类型络合物对过氯酸铵热分解催化活性的研究的部分结果,初步探讨了这类化合物作为燃速催化剂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937.
对于测定微量钛的钢铁样品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混酸以微波炉密封罐溶解钢样,具有快速、方便、测定准确度高、精度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8.
Al—Mg—Li(01420)合金的时效与断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Al-Mg-Li(01420)超轻型合金的时效微观过程,指出δ’相尺寸与时效时间1/3次方成正比,PFz宽度与时效时间1/2次方成正比;进而分析了时效对合金变形机制及破断特征的影响,指出欠时效时,位错切过δ’相质点;过时效时,位错绕过δ’相质点。峰值时效时,处于位错切过与绕过机制过渡阶段。随时效温度升高和时效时间增长,亚晶界断裂比例增大,合金塑性降低。  相似文献   
939.
毛根旺 《推进技术》1985,6(1):72-82
本文根据异质推进剂的特点,提出了含氧流动热气体点燃Ap复合推进剂的一维气相点火模型。模型中详细考察了点火过程中推进剂表面的分解过程和气相区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并利用有限差分法直接求解点火过程的控制方程,获得了点火延迟时间t_(ig)随燃烧室压力P变化的关系,固相区和气相区的温度分布,以及参加反应的各种化学组分在气相区的分布。t_(ig)随P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曲线比较接近。对于深入研究点火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利用本模型和计算方法还可以从理论上预示其它各种参数对Ap推进剂点火延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0.
为保证发动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运行,在绝热层的设计中,绝热层的厚度将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结构的稳定性,而绝热层的烧蚀预估对于绝热层厚度的合理设计非常重要。为解决固体火箭发动机三元乙丙橡胶(EPDM)绝热层烧蚀性能工程预估问题,结合固体火箭发动机内两相流动的环境特点,以热化学烧蚀三方程模型和扩散化学动力学双控制机制为基本数学模型,以炭化层表面孔隙率为耦合参数,并综合考虑气流和粒子的侵蚀效应,建立了绝热层多因素耦合烧蚀模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方程的隐式求解和对绝热层温度分布以及烧蚀线、炭化线、热解线位置的综合分析,获得了两相环境下EPDM绝热层的理论炭化烧蚀率。所得烧蚀率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0%,表明给出的烧蚀预估方法可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相环境下EPDM绝热层烧蚀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