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1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644篇
航空   1275篇
航天技术   1851篇
综合类   309篇
航天   299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453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要进一步提高天基短弧初定轨的精度,在观测资料精度较高的情况下,仅考虑二体问题是不够的,还应考虑轨道摄动的影响。因此,基于无摄初轨的单位矢量法原理和矢量斜分解方法,给出了考虑摄动的天基仅测角初定轨单位矢量法。针对天基仅测角观测条件方程组求解过程中易出现迭代不收敛或收敛到平凡解的问题,引入连续同伦算法求解观测条件方程组,提出了单星观测方式下的空间目标天基仅测角初定轨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在较大范围的收敛性和数值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2.
为了提高电子设备整机布线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设备三维结构模型的整机三维布线工艺技术。分析了三维布线技术在设计阶段和生产加工阶段的优势,给出整机三维布线设计流程,对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空间布线技术和三维布线工程图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以某型无人机机载电子设备布线设计为例,验证了三维布线关键技术在产品研制中能够起到优化设计、简化流程、提高布线精度、保障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3.
本文从西方规划理论的认识,介绍了域市空间的性质、类别及其设计要素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城市空间概念的更新和建筑管理方法的转变问题。  相似文献   
904.
夏光 《国际太空》2006,(5):15-19
□□2006年2月22日,日本从鹿儿岛县内之浦航天中心用M-5火箭发射了ASTRO-F红外天文卫星.  相似文献   
905.
最近,由斯隆数字巡天观测计划与哈勃空间望远镜两强联手,发现了19个新的引力透镜星系,加上原先已知的,目前引力透镜星系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00个。2005年11月17日,美国航宇局的有关网站公布了其中的8个,是从19个当中精选出来的。这些引力透镜现象是最完美的,在已经观测到的所有引  相似文献   
906.
美国国防转型对航天武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型的目标和能力都要依靠航天武器系统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信息优势获取、作战力量增强、全球快速移动和快速交战与制胜,都需要依靠导弹和军用航天器技术的发展。因而,先进的航天武器系统是国防转型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转型的需求又将促进航天武器系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907.
在空间目标碰撞预警分析中,准确地计算出空间目标的轨道面交线是进行地心距筛选、时间差筛选的前提,目前较多使用的快速确定轨道面交线的方法为简单二体引力模型。深入分析该模型,比较了其计算的空间目标轨道面交线与STK计算结果的差异,指出了简单二体引力模型在计算空间目标轨道面交线时的局限性,认为轨道摄动是影响轨道面交线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原因,应该采用更能反映空间目标实际运动规律的改进的二体引力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8.
媒体集萃     
《中国民用航空》2006,(11):6-6,8
中国支线航空发展空间巨大;电子机票-航空业发展新空间;电子客票成降低成本突破点;油价下跌 航空公司迎来业绩“拐点”;油价回落 航空公司扭亏仍需时日;民航应急管理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09.
虽然我们对宇宙了解了不少,但我们仍然有许多疑惑和不解,有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存在?物质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所有的一切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模式:宇宙诞生、灭亡,再诞生、再灭亡,永恒不息地变易存在着,难道没有别的模式可以选择吗?爱因斯坦说,上帝在创造宇宙时究竟有多少种选择?在没有最终解决疑惑之前,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反对这样的设想成立:我们这个宇宙或许是另一个巨大无比生命体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胞,我们的银河系可能就是“线粒体”、“高尔基体”之类.或者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体上的一个小小原子、分子.可能等不到我们的最终认识时,宇宙就开始了新的变易,也许这是存在着的重演故事.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