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19篇
航天   51篇
  2023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前言 国际空间站计划是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和加拿大等世界上16个国家参加的庞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协作项目,其目的是在空间建立永久性有人居留的设施,通过利用失重、高真空等空间环境开展实验研究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52.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53.
在春晚轰动亮相的天宫一号展现了未来我国空间站的雏形,它是我国具有试验性质的小型空间站,目前已经进入初样研制阶段,计划于2010年升空。据介绍,天宫一号大致可分为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资源舱内有发动机、电源装置等,可为天宫一号提供动力。天宫一号的重量和神舟七号差不多,约为8吨。  相似文献   
54.
1 引言 2008年3月9日,欧洲用阿里安-5火箭把其第1艘货运飞船"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送上了太空.这使欧洲继哥伦布号实验舱成功安装在"国际空间站"(ISS)之后,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在ISS项目上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55.
《载人航天信息》2008,(1):10-10
“哥伦布”实验舱是继美国“命运”号之后的第二个国际空间站实验舱,它由欧洲10个国家的40家公司共同参与制造,是欧空局最大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哥伦布”实验舱装备有多种实验设备,能开展细胞生物学、外空生物学、流体和材料科学、人类生理学、天文学和基础物理学等多方面的实验,其使用寿命至少10年。  相似文献   
56.
简述了欧空局哥伦布实验舱有效载荷标准化的原则、使用标准件的类别及有关要求,提出了有效载荷标准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和分析了标准化对象及效果。  相似文献   
57.
一林 《国际太空》2005,(6):21-22
欧洲航天局(ESA)为“国际空间站”提供两大重要设施:“自动转移飞行器”(ATV)和“哥伦布”实验舱。ATV首发飞行时间几经推迟,现定于2006年春。目前地面的准备工作和“国际空间站”为迎接ATV到来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将于今年秋季完成。  相似文献   
58.
经过十多年的建造,世界上投入资金最大、参与国家最多、建造周期最长、技术水平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国际空间站于2011年2月基本建成。它包含13个增压舱,其中8个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1个为空间站提供初始推进、姿控、通信和储存,4个用于对接。另外,还装有7段桁架结构、4对巨型太阳能电池阵、1个移动服务系统、舱外仪器设  相似文献   
59.
王一 《航天员》2013,(4):52-55
“大家好,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主讲……”天籁之音从远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实验舱里传回地面大课堂。所有人凝神屏息,目不转睛地观看神十乘组太空授课现场直播。  相似文献   
60.
知豪 《国际太空》2008,(3):29-35
□□2008年2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laboratory Module)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后,航天飞机将分3次把日本的希望号日本实验舱(Kibo JEM)送上“国际空间站”。欧日的实验舱上天后,将大大增强“国际空间站”的科研能力。此外,在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